第十章 再中探花


                 省試成績出來之後,滯留在東京的舉子,採買了各種本地稀缺的商品物資之後,就匆匆的離開了東京。

  東京城的高消費,對於普通的平民之家,還是太高了一點。

  大多數沒考中的外地舉子,雖然留戀汴梁的經濟繁華,文學繁榮,受著經濟制約,還是傷心,難過,不捨的離開了汴梁。

  走的時候,只能暗自下著決心,三年之後再來。

  少了幾千個最喜歡聚會鬧騰的舉子,東京城裡總算是消停,清淨了不少。

  等到三月,盛長柏又參加了,在皇宮裡面舉行的殿試。

  大周朝的皇宮,不算太大,周長只有五里,跟明清兩代的故宮相比,還是要小上很多,大概也就相當於四分之一。

  有大周立朝的時間不長的原因,也有從大祖到現在四任皇帝,都不算奢侈,沒有大修宮殿的原因。

  大周朝皇宮,只有在大周朝定都的時候,大肆修建了一些殿宇,保持著一點必要的皇家體面。

  只是建造幾十年的大周皇宮,遠不能和建造四五百年的紫禁城相比。

  見識過高樓大廈,又見識過紫禁城這種古代建築技藝巔峰。

  盛長柏第一次進皇宮,也就沒有和其他準進士一樣,沒見識的看得個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殿試的氛圍,還是要輕鬆不少,沒有罷黜,只是排個名次。

  這三百多位準進士,心裡的壓力都不算大。

  考生們能有今天不被罷黜的好日子,也是先輩們用血汗換來的。

  多虧了之前,有殿試被罷黜了的考生,投了西夏和大遼。

  大周朝的皇帝,馬上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能考到殿試這一步的考生,大小都是一個人才。

  就算發上一份俸祿白養著考生,也比考生投身異族敵國資敵了好。

  大周朝不管是武官,還是文官,已經白養了太多人,也不差殿試本該罷黜的這一個兩個。

  考生被內官帶領著,到了集英殿,按著省考的名次,依次落座。

  盛長柏也第一次看到了老皇帝。

  居移氣,養移體,掌握著大幾千萬人口的生死。

  身居高位幾十年,老皇帝還是挺有威嚴的。

  在集英殿,出了一下題目,待了一刻鐘,老皇帝就被內官攙了出去。

  明顯的看出來,皇帝的身體不好,看得見的虛弱。

  難怪能參加朝會的大臣,整天就是想著讓老皇帝,早日立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