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批鬥


四月份的天黑的挺早,吃過飯沒有等多久,王滿銀這些勞改人員,都被趕回了窯洞裡面。

學校裡面是燈火通明,民兵隊一個個舉著槍站在周圍,雙水村的老老少少,大姑娘小媳婦差不多都過來了,還有參加基建的外村民工也趕了過來,雙水村小學的院子,也是難得的擠的水洩不通。

孫玉厚經過掙扎最後還是來了學校參加批判。

就連蘭花半癱瘓的八十歲的奶奶,都被扶著過來參加,老太太就沒人要求了,只是孫家怕老太太屋裡待的悶,帶著老太太出來單純的看個熱鬧。

批判大會,坐主席臺的是公社副主任徐治功,武裝專幹楊高虎,基建會戰副總指揮孫玉亭。

徐治功差不多就是一腦門的官僚主義思想,調過來石圪節公社任職副主任也有一年了,願意從原西縣調到公社是因為升職,升過職以後,就不願意在農村待著了,就想著怎麼樣調回城裡。

徐治功作為這次基建會戰工地的總指揮,把工地安排在雙水村,讓雙水村佔這個大便宜,就是為了巴結雙水村村支書田福堂,最終目的是田福堂在縣裡做二把手的弟弟田福軍,希望能給自己調回到城裡去。兩個人還是有一定淵源的,徐治功的族叔徐國強就是田福軍的老丈人。

然後就是公社武裝專幹楊高虎,在王滿銀看來楊高虎工作起來就是一個混子,這樣不是說楊高虎不好,時期特殊,職位特殊,主要就是管理各村組織過來的民兵,要是楊高虎工作認真了,受苦的就是王滿銀這樣的鄉親了,完成基本工作之後,愛好就是上山打山雞了,陝北這地方山上,樹都很難長大,打獵也只能打打山雞,沒有什麼大型動物。

孫玉亭是蘭花的二叔,雙水村的黨支部成員,基建隊長,貧管會主任,這次基建會戰工地因為落在了雙水村,讓孫玉亭混上了副總指揮,講起來很複雜,一句話概括一下孫玉亭就是雙水村村支書田福堂的狗腿子就簡單明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