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 作品

第三百三十五章:秦燕秘盟,燕丹的野望


  “雁春君,如此說來,你是同意與秦國合作圍剿趙楚兩國軍隊了?”

  張機一臉笑意地看著識相的雁春君。

  雁春君遠比他想得要容易上套,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羅網對於雁春君這個人的分析是,貪財好色戀權,但在大體上仍舊遵守燕國律法。

  而且,哪怕雁春君已經和燕丹有些水火不容了,但對於燕丹在燕廷內安插心腹的行為,雁春君大多卻並沒有阻攔。

  掩日的分析是,雁春君心裡還是有著燕國的。

  也許雁春君心中也曾如燕丹一樣有過熱血,有過宏圖大志。

  就像自古以來從來沒有過想當昏君的君王,誰不是即位後一心宏圖偉業,卻最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堅持下去。

  也不排除雁春君明白,燕國富強,他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但無論因為什麼原因,雁春君都沒有阻攔燕丹安插心腹,甚至在暗中退讓了不少。

  所以,原以為要說服雁春君與秦聯盟,要費上一番口舌,但卻沒想到雁春君很爽快地便答應了。

  “自然,此次出兵,本就是因為趙國脅迫。”

  雁春君的聲音中充滿怨念,趙軍進駐燕趙邊境,隨後龐煖再入薊城“客客氣氣”地遊說了他的兄長,燕國這才會參與這次合縱。

  否則燕國有什麼出兵的理由?

  須知,燕國與秦國之間,相隔何止千里?

  而聯軍若勝,燕國不僅分不到半寸土地不說,還可能面對一個更加強大、且矛盾重重的趙國。

  所以,燕國從初次參加合縱開始,要麼暗通秦國私下籤署和議乃至盟約,要麼便是渾水摸魚,出工不出力。

  相比一個無論勝敗都會拿燕國開刀的趙國,雁春君更願意相信一個即便獲勝,也未必能滅亡趙國從而和燕國接壤的秦國。

  “只是,本君雖是燕軍主將,但畢竟軍中還有副將。”

  說著,雁春君看向了燕丹。

  從剛才燕丹的表現看來,燕丹並不支持燕軍臨陣倒戈,而是傾向於按兵不動乃至悄悄撤兵。

  燕丹雖然人品有些卑劣,但才幹和眼光也是有幾分的。

  燕軍按兵不動乃至悄然撤兵,最多是留下一個怯戰的說法,聯軍無法怪罪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