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 作品

第三百三十章:驚鯢: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鹽氏城中

  原本城內緊張的氛圍一掃而空,擔驚受怕的商賈和惴惴不安的百姓走出了宅門,看著喜笑顏開的秦軍士卒,所有人都反應過來了。

  秦軍勝了!

  不過,這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

  畢竟秦軍已經舉辦了一次小規模的慶功宴了,斬首六千餘。

  雖然商賈和百姓不通兵法,但在他們眼中,三千人一次出擊便斬首六千人,那再出擊兩次,不就能全殲敵軍了麼?

  而果不出他們所料,秦軍勝了。

  以秦人為主的鹽氏城自然對此感到歡呼鼓舞,商賈們更加激動。

  自古但凡破城,必然劫掠。

  他們這些富足卻沒有地位和自保能力的商賈,便成了狼群眼中的肥羊。

  刀鋒會劃破他們的脖頸,刺穿他們的心腹,奪走他們的貨物和珠寶。

  但,儘管明知秦國發生戰事,他們也依舊帶著自己的貨物來到了秦國,來到了河東。

  目的,便是一個“利”字。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

  一個“利”字,便足以讓商賈們忘卻危險。

  何況這是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利潤。

  戰時,貨物的價值數倍是常事,哪怕他們將糧草以數倍的價格賣給鹽氏縣丞,鹽氏縣丞也不會責備他們,反而要感謝他們沒有因為六國的封鎖而不入秦販賣這些急需的物資。

  而戰後這些商賈則會為大軍購置酒肉,進獻歌姬舞女,交好了秦國,付出的卻只是自己獲利的半成利潤。

  鹽氏城和城外的軍營中,將校擊甕扣缶,士卒高唱《秦風·無衣》。

  秦人樸實,對於魏軍的殘兵敗將並沒有出言嘲諷,而是兩兩結伴。

  秦人質樸,戰場上雖然兇悍無比,但下了戰場,卻不復先前的兇戾。

  不少秦軍士卒甚至主動找到了坐在篝火前沉默不已無法融入慶功宴氛圍的魏軍降卒,勾肩搭背飲著秦酒。

  秦酒也號鳳酒,在周國尚是諸侯時,鳳鳴岐山,周人以為大吉,釀的酒就叫鳳酒了。

  而秦人繼承周朝東遷後留下的關中大地,大體也沿襲周人的一習一俗,故而鳳酒才是秦酒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