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睡到下午醒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七章:儒為皮,法為骨,百家為筋,天下可活!


  荀子銳利的目光從棋盤轉移到張機的身上:“所以你就想讓我助秦?可秦國就算做到了天下一統,秦國又真的能治理好這個天下麼?”

  “打天下易,守天下難。”荀子深深地看了張機一眼,“你們要面對的,遠遠不止是六國遺民的問題。”

  “而且,你們前行的方向,並沒有道理,你們需要披荊斬棘,親手開闢出一條從未有人行過的道路。”

  張機微微一愣。

  只能說,不愧是被後人尊為“後聖”的荀子,眼光毒辣。

  歷史上的秦國便是如此,雖然做到了天下一統,但秦國的確沒有被治理好。

  大秦統一後,哪怕是前期,也只是依靠著嬴政的個人魅力和千古一帝的威懾,震懾住了六國遺民。

  生活在秦國的六國遺民其實從未放棄過復國的念頭,而由於治理六國故地的官吏,基本上還是昔日的六國官吏,所以等到嬴政駕崩,胡亥上位數年,秦國便驟然大亂。

  而且,當時的秦法,也只適合那個戰亂未定的秦國,並不適合天下一統後的秦國。

  但哪怕秦法適用於治理天下,民眾目不識丁,根本看不懂秦法,全是六國遺留下來的三老和官吏向民眾解釋法律條文。

  三老和官吏說秦法嚴苛暴虐,秦法便是嚴苛暴虐,普通民眾根本不得而知。

  就如同浩浩蕩蕩的大澤鄉起義,一句“失期當斬”便拉出了九百起義軍,可實際上根據秦法,徭役遲到三至五日,若有大雨阻道,只是口頭批評教育;遲到六至十日,罰盾一張;遲到超過十日的,也不過是罰甲一副,根本不存在“失期當斬”的情況。

  所以,也正是因此,秦國才更需要儒家!

  秦國需要儒家的經典和師資力量,為秦國培養出足以治理地方的官員,取代那些六國的官吏治理天下,否則無論秦法多麼完備,也依舊會被詮釋成嚴刑峻法。

  旋即,張機也同樣看向荀子,目光堅定:“事在人為!”

  荀子沒有說話,沉默著,與張機對視著,似乎是想從他眼中的堅定中看出幾分薄弱。

  但張機面對荀子的目光,沒有絲毫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