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辣椒精 作品

第七百六十章 理念(第2頁)

 他的根在漢王朝,但張學舟對漢王朝的好感與認同度確實不算高,認為這種王朝離赤色聯盟國的文明太遠太遠了。

 相應張學舟報效朝廷的念頭幾乎為零。

 與張騫說的那些修士沒區別,他性情散漫而不受約束,只顧利益之爭和自己逍遙,偶爾才動手做一些好人好事。

 他的性格和張騫近乎完全對立,但又因為舉薦的事情屢屢走到了一起,甚至於成了普通朋友。

 “伱喜歡報效朝廷就多報效一些”張學舟道:“儘量發揮你的餘光餘熱!”

 “我肯定!”

 張騫眼中有一團火。

 與張學舟所見不同,他所見所聽更多是處於中低層,看到了太多的苦難,也想盡量去改變這一切。

 他不想計較自己的付出有沒有回報,也不想去計算這其中到底是誰在受益。

 哪怕他所看到的那些人過得有尊嚴一些,哪怕是窮人的日子稍微好一點,這也就夠了。

 “這樣麼?”

 策馬奔行的大聲敘說理念中,張學舟只覺張騫堪稱理想的付出者。

 這類人不會去計較個人回報,在審時度勢上更多會遵循大義。

 若張學舟死掉可以讓萬千人受益,張騫會覺得張學舟死得好。

 道理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若要張學舟做選擇,他肯定願意自己活,那萬千之人與自己何干。

 但兩人理念的相反並不影響張學舟對這類人的欽佩。

 他只是自己不想成為其中的犧牲者,但張學舟與這類人做朋友確實很放心。

 只要張騫保持這種性情,他與對方會存在一些潛在合作的可能。

 就譬如這一次的朝廷之行。

 圓月彎刀秘典對張學舟用處不大,但對於朝廷有一定的用處,在這種情況下,張學舟還是樂意獻出秘典。

 若能謀得閒散又有福利的一官半職,又或者獲得張騫所說的金剛符,張學舟都覺得划算。

 他騎馬跟隨在張騫身後,沿著兵道奔行。

 四日之後,張學舟已經看到了曾經前去過一次的長安城。

 他在長安城蹲過大牢,也被人當成施法耗材導致身體受損,相應張學舟第二次前來長安城沒了第一次的新奇和念想,更多的是一份警惕。

 注目過長安城樓上依舊殘留著國喪的白燈籠,張學舟思索到景帝、淮南王、梁王的爭鬥,他心中更是將精氣神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