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之水 作品

第545章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峽口關北,十八里處。

 黃河支流,鳴沙江,神龍洲。

 鳴沙河在七龍峽的這一段稱為鳴沙江,上游源頭與黃河相交之地,喚做神龍洲。

 傳說,遠古之時,這片水域孕生了七條江龍。

 但七條江龍里只有一個才能飛天而走,化為神龍,於是就在七龍峽位置發生了大戰。

 七龍混鬥,翻江倒水,地犁成溝,深成谷峽。

 其中一龍,力壓其餘六個兄弟,獨佔了鰲頭,然後在前方飛昇天際,化為神龍。

 飛昇的地方,便是神龍洲。

 趙檉帶著三千騎兵,魯達、武松、徐寧、樊瑞四將,順著鳴沙江水,來到神龍洲畔。

 此刻,越過鳴沙江,就可以望見黃河。

 只看大水北去,滾滾逐浪,亦步亦高,直有滔天之勢。

 二水彙集處,探出一塊不大陸地,窄狹似龍,比岸微高,就是傳說中江龍化神的地方,曰為神龍洲。

 趙檉打馬上前,跨到洲上,望二水中分此地,南北背道而馳,滾動轟鳴,若打雷咆哮。

 黃河北上似要穿雲飛天,鳴沙南下恍惚裂雲行兵。

 後方大峽兩岸猿聲,久啼不住,江中船隻,運送軍資,長久不歇。

 白帆遠影,浩空無盡,彷彿畫卷詩意,悠悠揚揚。

 再看北面,大路朝天,小路羊腸,芳草碧連天,遙遙的哪知何去。

 那向西之遠,卻起伏山巒,丘陵縱陌,迤邐逶迤,墨綠隱黃,換了副景象,一派豪放蒼涼。

 高山之巔,白雲之間,雕飛隼走,天高雲淡。

 莽莽蒼蒼青巒頂,沉沉浮浮大江上。

 此刻夏日已過,剛進秋朝,西北的初秋晨寒,不過現在已是上午,太陽光芒清冷灑下,萬物依舊生機盎然。

 趙檉打馬神龍洲,因為此地窄狹,後面四將都停在洲邊,三千騎兵也是於遠處侍衛,只得他一人在洲上眺望。

 他看著青山蒼涼,荒陌縱野,黃河北去,天遼地闊,忍不住開口吟道:

 獨立霜秋,黃河北去,神龍洲頭。看千山翠遍,萬林碧染,大江通透,百帆爭流。鷹搏長空,魚潛水府,萬類蒼天爭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歲月如夢舊遊。憶往昔南征北戰稠。恰風華少年,蕭灑倜儻;書生輕狂,揮斥文字。指點社稷,激揚學才,笑罷當年冠軍侯。會知否,看覆雨翻雲,劍斬不周!

 東京,皇城,延福宮。

 蕊珠殿內,道君皇帝拿著一封八百里加急的軍情,猛地從龍椅之上站起。

 什麼?這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他一對眼珠幾乎都要掉了出來,雙目緊緊盯著軍情密報上的文字,那上面雖然字數不多,但卻個個驚心動魄!

 那逆子竟然打下了峽口關,他居然打下了峽口關來!

 道君皇帝對峽口關印象很深,初登大寶之時,他亦曾心中叨唸西北去,殺天狼,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童貫再開河湟,拓疆隴右的壯舉。

 設立隴右都護府的初衷,就是要打造隴右一帶成為西夏掣肘,成為西夏南面的一根刺,與東面配合,結兩面之勢,破掉西夏。

 所以,道君皇帝那時仔細研究過西夏的地圖,對西夏的十幾個監軍司,各座府州都十分了解。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軍關,咽喉要塞,他都心中有數。

 這峽口關,他就記得,印象裡乃是西夏都城興慶府的咽喉,是進入興慶府地界的要道要塞。

 順州是興慶府的門戶,峽口關就是興慶府的喉嚨。

 如果峽口關失去,那西夏就等於咽喉被人扼住,已經是陷入了危急之中。

 道君皇帝雖然記得峽口關,也認為自家絕對不可能記得錯誤,但還是怒氣衝衝喊了一句:“給朕拿地圖來!”

 不一會兒,張迪雙手捧著西夏地圖小跑過來,道君皇帝拿過地圖展開一看,果然正是峽口關,確實沒有記差,不由神情愈發難看。

 此刻,攻遼的宋軍早都打到了燕京,但卻遲遲未拿下這座城池。

 燕京是十六州之首,往稱幽州,燕京若是打不下來,那麼就算其他十五州全部拿下,也談不上收復了這後山故地。

 而且一直沒有打下燕京不說,宋軍甚至在這城下損兵折將,最開始辛興宗貪功冒進,在其他幾路軍沒有全到的時候,就魯莽攻城,結果燕京城堅牢固,手下軍兵攻不下城,折損了三四成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