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軍議

 隔日之後,趙檉坐在堂內觀看軍報,神色間一片凝重。

 斥候已經探到,就在東北方向的鳴沙城,有大隊兵馬來往移動的痕跡。

 趙檉思索該是興慶府的援軍到了,對方沒有選擇應理城,而是於鳴沙城駐紮,也算在他的預料之內。

 應理城屬於西壽保泰軍司,在軍司地界最北邊,背靠古長城,位置孤僻,四周只有沙陀一鎮,距離也不算近,容易攻打且難防守,並非最佳駐兵地點。

 而鳴沙城則不同,鳴沙城屬於靜塞軍司的下屬城池,雖然在靜塞軍司的西面邊界,可是距離韋州還有上面翔慶軍的峽口關並不遙遠,乃是北上興慶府的要道,佔據咽喉之地,適合扼守固防,進出兵馬。

 所以,即使換做趙檉率軍南下,也基本會選擇鳴沙城,而不是別的什麼地方停駐。

 看完軍報後沉思片刻,趙檉立刻招來眾將議事。

 杜壆、張憲、李彥仙、魯達、徐寧五人,乃是他此刻手下的五大將官,史進和楊志兩個去了涼州,不在身邊。

 除了五人外,每管千人的軍中衛長,也都過來,這部份人較多,足足四十幾個,畢竟會州有四萬餘軍馬。

 這些千人衛長,算得上是軍中的中流砥柱,雖然不能說一定比將官的作用大,但將官少個一兩人無妨,這些個衛長卻是絕不能缺。

 畢竟趙檉在西寧定下的軍中架構,隱隱就是以千人為獨立單位,那麼每一個千人衛,裡面的隊、營、衛首領都是不可缺少的。

 將鳴沙城情況一說,下方立刻議論起來,倒是對西夏援軍沒什麼懼怕,反而都躍躍欲試。

 趙檉虎著臉道:“對方至少會有五萬人馬,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對方有鐵鷂子和步跋子這兩支百戰精銳,鐵鷂子乃重甲騎兵,一但戰場衝鋒,所向披靡,根本不可擋,步跋子更是速度飛快,古來之步卒,單論速度怕是無有出其左右者。”

 下面藤甲兵一個衛長道:“王爺,咱們這段時間訓練的鉤鐮槍也不是吃素的,就算他們那鐵鷂子再厲害,還能擋住長槍鉤斬馬腳?一匹馬四隻馬腳,只要斷其一隻,那他這一騎就徹底廢掉,再沒一點用處了,而且馬匹跌倒戰場,還會影響其他騎兵繼續奔行。”

 魯達和徐寧研究出的這種新式鉤鐮槍和以往不同,不但槍身更長,上面鐮刀一樣的橫刃也更寬更闊,而且是雙面開鋒。

 其形狀就是一根大槍桿,前面槍頭下方,橫向出來一段尺多長的鐮刀頭,但這鐮刀頭卻是內外開鋒,兩面全都有刃,無論是向前方推,還是往回鉤,全都能帶來巨大傷害。

 倘是戰馬腿蹄的位置,一但推上,那十有八九會直接將這戰馬的蹄子給削掉。

 若是向前推時,被馬邁步奔跑躲開,那正好往回一鉤,這下子鉤實了,馬蹄子也會直接被鉤下來。

 所以配合上頗具彈性的藤甲,簡直就是鐵鷂子這種具裝騎兵的剋星。

 另外一名衛長也道:“王爺,鉤鐮槍可以破鐵鷂子,我們那藤牌地趟刀也能破步跋子,地趟刀最不怕對方速度快,那步跋子速度越快越好,會直接撞到地趟刀上的!”

 藤牌地趟刀是趙檉和李彥仙研究出來的,但這幾日李彥仙在軍中又將這地趟刀改裝了一番,造出個小藤牌地趟刀陣來。

 這刀陣每三人可配合,組成小陣,在戰場上若是不相近也就罷了,但只要三個人距離靠近,便立刻可以組成陣勢,雖然不能說戰力即刻翻倍,但也至少比單打獨鬥要增加三五成樣子。

 接著又有不少衛長紛紛說出心中見解,自從打敷川時

 趙檉在案後時而點頭,時而搖頭,時而笑笑,卻不打斷誰的說辭,只叫他們互相爭辯,互相支持同意,互相反對推翻。

 足足一兩個時辰過去,大堂內聲音才漸漸靜下,在場的人幾乎把心中所想都言道出來,自然再沒多少可講,便都望向了趙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