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師妹,比試

 王中孚,字允卿,後改名世雄,字德威。

 累世為地方大族,幼好讀書,乃入府學,中進士,早年儒生,善屬文兼擅騎射。

 後辭官職,隱棲山林,棄家外遊,在甘河鎮遇異人,授以修煉真訣,於是悟道出家。

 隨後陝西南時村築墓,墓穴中居住兩年多,自稱為“活死人墓”。

 後出墓地,在北方各處傳道度人,先後收弟子七個,建四大教會,因自題庵名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稱為全真道士。

 他傳道後,改名嚞,字知明,號重陽子,自呼王三,或王害瘋,民間多稱王重陽,是為全真道的創始人。

 趙檉上下打量眼前的王中孚,這就是後世所謂的那個王重陽嗎?

 而事實卻是,王重陽當日考的乃是金國的功名,做的是女真的官職,因為那時大半個北方已經淪落金國之手。

 甚至後來他的敕號也是元朝皇帝封的,他的弟子也與蒙韃交近。

 後世他也好,全真七子也罷,都是被稱為金代道士,全真七子也被稱為金末元初道人。

 其間無宋,北方失於金手後,王重陽再未踏足過宋土,不及江南,全真七子亦是如此,只認做金國朝廷,後奉蒙元。

 自然,世事複雜多艱,就算夫子後人都能代修降表,那麼相對普通讀書人,尋常方外客而言,朝國更迭,神器鼎換,做誰的官,奉哪朝的詔,倒也不算什麼了。

 許多事情是難以苛求的,便眼下之時,遼地多漢人漢官,甚至西夏也有,無法評說。

 世事在變,人也在變,人心也在變,人心最深,似望海底之針。

 沒有幾個能如辛稼軒一般,鳩眾二千,書檄天下,五十人馳赴敵營,五萬軍中生死出入無境。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大多則都是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罷了。

 趙檉看這王中孚半晌,良久不語,若林晚風真是四師妹,那麼他不太希望二人在一起。

 他已經瞅出兩人關係非比尋常,不過這種事情他也只能觀瞧,而無法干涉,就算干涉了怕也是干涉不出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