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總武,創藝,演槍

 上午,趙檉處理完軍務後,於樹下坐著乘涼。

 前方白霸和白戰兩人正在對練槍,他不時出言點撥幾句。

 兩個打完一趟,都過來行禮,趙檉道:“自古兵器便有評說,棍乃百兵之祖,刀乃百兵之帥,槍乃百兵之王,但更有一種說辭,槍乃百兵之賊,你們好好琢磨琢磨這個賊字。”

 “賊?”兩人互望一眼,他們也聽過這種說法,但卻未解其中含義,不由一起望向趙檉。

 趙檉想了想道:“賊含狡獪莫測之意,凡槍收放極快,令人防不勝防,所以被稱為兵中之賊,而用槍之法變幻莫測,神化無窮,其進銳,其退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霆,故也謂百兵之賊。

 兩人聞言道:“王爺,那我等邊琢磨邊練習,看是否有變化進步。”

 趙檉點頭,二人去一旁討論演練,他自家也思索起來。

 趙檉想要將所會的全部槍法糅合成一門,他的槍術太多,平時用得極少,也不怎麼騎馬打仗,步下又常使拳指劍,所以這些槍術與其壓箱底爛掉,還不如取中菁華,創造出一門新的槍法武藝。

 這樣以後有合適練槍的弟子,傳授起來容易,而且自家說不得沒事也耍上一耍,否則上百種在身,教人也懶教,自己平日練也懶練,對敵也不稱手。

 他坐在椅上默默思想,雙眼看著白家兄弟在前方歡快跳躍奔騰,揮舞大槍,又瞧過四周,樹木蔥翠,草芬芳,蜂蝶飛舞,再抬首望向天空,碧藍如洗,微有絲雲,飛鳥翱翔,似乎一切歲月靜好。

 但這份平靜之下,其實卻是天下風雲變幻,未來不可預測,即將爆發亂象前的短暫安寧。

 趙檉開始從頭思考自己的武藝,不但槍術,包括其他所有。

 他練拳,李存孝的霸拳,周侗的紅拳,別的些並不如何使用。

 他練爪,嵩山寺所學的寂滅爪,因陀羅抓,少室十三爪,龍爪擒拿手,還有周侗的鷹爪翻。

 他練指,也是嵩山寺所學,拈指,摩柯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澄靜指,大智無定指,共六種。

 他練掌,海島石壁上所學,按照金臺的說法,乃是上古三絕藝之一,名為鯤鵬幻,又稱鯤鵬三式,他只學會了

 他練劍,他眼下只有兩種劍法,

 他還有金臺傳授的另一種上古三絕藝大風劍法的其中四招,劍九十六,劍九十七,劍九十八,劍九十九。

 他練奇功,明教的蒼穹變,楊家的星辰移,李憲的轉日針,雲道人的天蠶絲。

 他練雜功,這個包含較多,金臺將李滄海遺留的自在門武藝,部份厲害的給了他,多為拳掌奇術,沒有兵刃。

 這部分武藝中有幾種就是如今西夏自在門裡也是失傳狀態,天山那邊巫飛雲一支,西南天路子一支都是不會的,畢竟當年自在門武藝浩如煙海,四大嫡傳弟子所學雖有交叉重複,但也有獨立不同,各自離開時都帶走了一些,就導致後來雖然李霜眉回去繼續執掌門派,但有些武藝卻是找不回來了。

 還有黃裳的北斗六道經,這是一本走極陰一途的武藝編書,說白了就是殺戮書,殺人書,上冊乃是些雜學奇技,經絡醫道,下冊則是一些拳腳兵刃武藝,其間記載頗多,十分廣博,但唯其中缺少劍術,這套書黃裳沒有傳給黃孤,因為黃孤練劍,黃裳卻不練劍,趙檉打算以後有機會傳與黃覺之子小藥師。

 他坐在椅上歸納起自家習練的般般種種,最後心思凝於槍上。

 一百餘門槍法,周侗傳授的就有十幾二十種,太宗武庫又得到殘唐五代一些英雄豪傑的遺留,再加上掌管侍衛親軍司,軍中教頭所會的那些,打淮西,下江南,戰場所見,從小自家收集,便積攢了這麼多。

 種種槍法早就爛熟於胸,此刻緩慢地從腦海中流過。

 槍不同於其它兵器,因為槍是馬上步下皆可使用,雖然有的兵器也能這般,但總歸有些勉強,沒有槍可以轉換得圓潤如意。

 趙檉雙眼微閉,時間一點點流逝,不知不覺中午已過。

 約莫又是一個多時辰,他緩緩站起身,此刻白霸和白戰坐在地上,正小聲討論剛才的比試感悟,趙檉道:“拿杆紅纓槍來。”

 兩人剛才練的是槍,槍較短,正常不足一丈,上了一丈的就叫大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