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山川表裡秦鳳路

 秦鳳路,大宋西北沿邊重路,原本同永興軍路一起被稱做陝西路,後來陝西路撤消,才分出此二路。

 最初秦鳳路是轄蓋熙河路的,熙河路熙寧五年置,但多次廢立,這一朝之初,熙河屬於秦鳳路。

 不過崇寧二年,童貫率軍再進湟水,劍指隴右,從青唐城開始,向西打出近乎兩千裡的地盤,朝廷重新將熙河單獨設立。

 熙河路首府熙州,次府西寧州,就是青唐城,設隴右都護府,受次府西寧州轄管。

 如今熙河治下九州二軍,分別是熙州、湟州、河州、蘭州、洮州、岷州、鞏州、廓州、西寧州,二軍則是積石軍、震武軍。

 其中震武軍與蘭州和西夏緊密接壤,乃沿邊要地,屯有重兵,可以說熙河路七成的軍力,都在震武軍到蘭州一線上,而這一線,正是整個熙河北邊的邊界。

 當然,隴右都護府北面也是和西夏相接的,面積是這一線的十幾倍,不過那邊地勢惡劣,數里無人煙,不少地方根本無法行馬和過人,西夏那頭同樣如此,所以並不被重視。

 熙河這九州之地雖然聽起來很大,但其實每一州人口都極少,繁華程度別說和中原江南相比,就是與環慶、涇原等沿邊各路下面的州都無法比較。

 熙河蒼涼,人口混雜,尤其是西面幾州,吐蕃回鶻契丹等等各色胡人什麼都有,事實上除了熙州、西寧州還有蘭州之外,其他幾州並不夠州治,只是為了便於管理,才立州城,有些州按照百姓人口數量對照江南,其實頂多算是個縣城,甚至不如縣城,因為每年的賦稅連縣城都不如。

 不過此處的城池建造卻比江南縣城要雄固得多,城頭也高上不少,至於守城軍兵更是江南的數倍。

 趙檉這一千三百鐵騎在西京附近曾遭遇盤問,永興軍路遭遇過兩次,不過趙檉亮出身份,自然順利過去,但這其實並不合乎規矩。

 皇子離開京城須有聖旨,更別提還帶了數量不少的騎兵,趙檉什麼旨意都無,只報上身份,對方便讓路通行,原因自然是當朝的秦王名氣太大,軍功太盛,哪個不知,便當做有緊急軍情,不加阻攔。

 但進入秦鳳路後這盤查變得緊密起來,雖然最後還是放行,但中間卻多有曲折,趙檉漸漸心中不耐。

 直至到了秦州附近,用不遠就會進入熙河路時,前方又出現一隊軍兵阻路。

 趙檉在馬上觀瞧,只見是一支騎步參半的隊伍,其中騎兵一個營哨左右,將近五百人,這與趙檉的

 步兵則大概五六個營,兩三千人模樣。

 這些人雖然看著甲冑陳舊,但精氣神卻極為高昂,與京畿的禁軍渾然不同。

 趙檉淡然道:“打起旗子!”立刻後方的親兵揚起兩面旗幟,一面金邊紅底繡了個大大的趙字,另外一面則書了黑色秦字。

 對面軍伍帶頭的將官見狀一愣,瞅兩側道:“怎是秦王旗號?”

 身旁偏將也納悶:“將軍,旗號不假,正是秦王殿下。”

 這將官頓時皺眉:“我剛從撫司出來,未聽說有旨意傳達秦王離京過境啊……”

 偏將道:“或是緊急軍情,身上有聖旨昭諭也不好說。”

 將官點了點頭,輕夾馬腹上前高聲道:“可是秦王殿下當面?”

 那邊沈飛答道:“既知是秦王殿下,還不趕快閃去一旁,讓開道路!”

 將官聞言正色道:“既是秦王,那還請恕下官鎧甲在身不能全禮之罪。”

 沈飛道:“哪裡來這些聒噪,王爺有緊急軍事,過路秦鳳,你趕快閃去一邊,若耽誤了要事,唯你是問!”

 將官騎馬未動,訕訕開口道:“不知王爺可有聖旨昭諭,給下官看上一眼,下官立刻恭行讓路。”

 “大膽!”沈飛提槍怒道:“你是什麼人,敢管王爺要聖旨來看,那聖旨是伱能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