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疑惑萬分

 吃完飯,出了酒樓,趙檉問盧俊義和岳飛:“聽說過這楊公子嗎?”

 兩人皆是搖頭,趙檉又看向坐在馬車上啃著羊腿的歐陽北:“可知道楊公子和星辰移?”

 歐陽北愣了愣,隨後笑道:“楊公子啊……”

 趙檉皺眉:“別賣關子。”

 “嘿嘿……”歐陽北放下沒剩多少肉的羊腿,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掌油膩,道:“公子,這人可有大名啊。”

 趙檉走過去坐到車轅上,疑惑道:“甚麼大名,我這兩年南征北戰,怎沒聽說過?”

 “公子不知道他,是因為此人行蹤飄忽不定,而且雖在江湖,卻與尋常江湖人不同,少和那些窮哈哈來往。”歐陽北道。

 “卻是為何?”趙檉納悶。

 歐陽北思索道:“此人乃是隋朝皇室後裔,不少金銀錢財,身邊也有追隨者,但做事卻與江湖若即若離,所以一般人少於談論,不過他的名氣確實大,尤其星辰移武藝,號稱罕逢敵手。”

 趙檉道:“隋朝皇室後裔?”

 歐陽北點頭:“正是,據說傳承還算靠譜,應該不假。”

 趙檉道:“叫什麼名字?”

 歐陽北道:“叫做楊原。”

 “楊原?復原的原?”趙檉冷笑道:“隋朝都滅亡幾百年了,還想著要復原嗎?”

 歐陽北訕笑道:“公子,或許這楊原心中一直認為隋沒有亡也不好說。”

 趙檉沉吟道:“星辰移是怎麼回事?”

 歐陽北想了想:“傳聞這是隋滅後到唐末,楊家一個武藝天才所創,那人叫做楊仙芝。”

 “楊仙芝?”趙檉摸了摸下巴:“怎麼與唐末起事造反的天補平均大將軍王仙芝同名?”

 歐陽北笑道:“公子,江湖上說,當年造反的王仙芝其實就是楊仙芝,只是初時為了隱匿行事,用了母姓,揭竿之後,就延用下來,而星辰移便是此人所創。”

 “居然還有這事?”趙檉有些訝異,他知道王仙芝和黃巢都是武藝高強之人,卻沒想過王仙芝竟有此種來歷說法。

 “公子,正是如此。”歐陽北道:“楊家代有傳承,原本是於揚州之地,後來搬去了江南杭州,聽聞宅子就在杭州的西湖湖畔,楊家後人與杭州一些武藝世家廣有聯姻。”

 “倘若揚州倒是不會錯了,當年隋煬帝在那裡經營許久,留些後手傳下血脈也並非不能。”趙檉皺眉道:“後來為何又搬去杭州,還與武藝世家聯姻?”

 “公子,搬走的原因卻不知曉,不過估計與聯姻之事有關,以往的杭州武藝世家王、蘇、白、苑等都與楊家有過姻親,王家就是楊仙芝的母家。”

 “王、蘇、白、苑?”趙檉聞言雙眉揚了揚,瞅向旁邊的蕭敏。

 蕭敏呆下,道:“二郎,不會是我母家的那個蘇家吧?”

 趙檉道:“這卻是不好說了。”

 歐陽北繼續道:“不過近些年來,這四家裡有三家衰落,只白家還保持些聲名,屬下倒是不知那三家是否依然還住在杭州,或者搬去其它地方。”

 趙檉道:“這楊原來嵩山了,據說要踢嵩山武寺。”

 歐陽北聞言臉皮抽搐:“楊公子要挑戰嵩山武寺?”

 趙檉道:“正是如此,酒樓內此刻不少江湖人,都是來看熱鬧的。”

 歐陽北道:“那屬下上樓去打探打探,說不得有認識的正好仔細詢問一番。”

 趙檉道:“速去速回。”

 歐陽北應了聲“是”,便下車上樓,約莫半刻鐘時間回返,對趙檉道:“公子,屬下遇到個多年之前的相識,也是前來湊熱鬧的,敘了片刻舊,知道那楊原大概明日就到,然後會直接上嵩山登門挑戰。”

 “明日就到?”趙檉琢磨了幾息,看向眾人:“先去安頓下來,然後上山走一遭,瞧瞧這嵩山武寺如何個境況。”

 眾人說好,便去尋找客棧,這嵩霞鎮上的客棧也是不少,但眼下江湖來人太多,便擔心沒有空處,可到了才知竟有些多慮,各座客棧確實早就訂出不少房間,可都是通鋪和一些小房,至於獨院之類的昂貴處,卻是住得寥寥無幾。

 趙檉要了個院落,然後將物品雜事都安排好,留了歐陽北看家,便帶幾人出門而去。

 這嵩霞鎮外的上山位置,正是直通嵩山武寺的,一路走去風景宜人,沿途也遇到些同樣上山,想要先睹嵩山寺風采的江湖人,便是聽著談論什麼都有,站臺嵩山寺的,站臺楊公子一邊的,吵吵鬧鬧,也得到許多消息和軼聞。

 其中說得最多便是嵩山寺的武藝,有人認為是浪得虛名,有人則認為確有絕技,吵鬧不休,甚至脾氣暴躁的當場竟動起手來。

 趙檉幾個邊瞧熱鬧邊走,約莫一個多時辰後,已經可以看見嵩山寺的山門。

 這座嵩山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有禪宗祖庭之稱,只不過禪字雖高深,但學佛的大抵不會全學禪宗,其它各顯宗有的佛徒比禪宗人數更要多。

 嵩山寺還有一樣聞名便是武藝,江湖傳說寺內藏有七十二門絕藝,樣樣都能強身健體不說,更能搏擊爭鬥。

 嵩山寺內有武僧,武僧中又分棍僧、刀僧、拳僧三種,都擅長對戰,江湖人所謂的寺內和尚兇惡,指的就是這些武僧。

 唐初時,嵩山寺十三和尚因助唐建國有功,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並稱嵩山武僧為僧兵,自此,嵩山寺名揚天下,被譽為

 而最鼎盛之時,嵩山寺擁有土地一萬四千多畝,寺基五百四十多畝,樓臺殿閣五千餘間,僧徒達到兩三千人,禪宗自此興盛,於唐朝時乃是顯宗

 到本朝時,仁宗皇帝也曾扶持,在嵩山寺建廟,東京城內設下院,朝中不少大臣都信奉禪宗。

 趙檉此刻看到那山門,果然宏偉壯觀,氣勢不凡,嵩山寺三個大字,墨筆描金,彰顯真意。

 這時那寺門前有人來往,這寺因為接受香火,所以平時是不關閉的。

 不過因為今日江湖人太多,所以寺內出來不少和尚主持秩序。

 趙檉瞅了片刻,道:“先進裡隨便走走。”

 他們到了近前,剛要入內,立刻有一肥胖大和尚立掌唱佛號,詢道:“請問幾位施主前來鄙寺何為?”

 趙檉奇道:“以往可有這般規矩問詢?”

 肥胖大和尚苦笑:“不怕施主得知,以往倒是沒有的,只是明天鄙寺有不速之客到訪,江湖客人增多,主持方丈交代詢問一下,好計算明日的觀看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