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瞞天過海,兵發杭州

 江寧城西南三十幾裡,聯綿小山之下,有一片巨大的墳地。

 足足幾萬座新墳在此矗立,所有墳前都有墓碑,部分寫了名諱,還有部分則只寫著某族的字樣。

 這是趙檉給死去士族們立的墳,還有那些護衛僕從,都用棺木收殮,入土為安。

 死後事了,生前勿論,當享安寧。

 幾萬口棺材,還有壽衣、墓碑,殘破的屍身需要數千縫合匠的人工,做法事需要上萬的道士和尚,拉運、入土、需要數萬的勞力。

 這是一項無比巨大的工程,耗費錢財糧物無數。

 這筆錢,趙檉拿不起,江寧官府也拿不起,此刻被方臘大軍踐踏過的江南東路沒人能拿得起,所需費實在是太多了。

 但又怎麼能讓這些士族老爺們曝屍荒野?這是萬萬不能的,所以趙檉百般無奈之下,只得開啟了北城東城的士族府邸,每家都搬運些錢財出來。

 用他們自家的錢財安葬自家,沒人能說出什麼,就算是那些士族在朝中為官的家人們也說不出什麼。

 總不能讓家族的人一卷破席,仍到亂葬崗吧?誰也承擔不了這個不孝的名聲,甚至那種行為都是要被問罪的。

 他們還得感激趙檉,畢竟此刻乃是戰時,能將他們族人還算體面地安葬,或可說是有恩了。

 戰時人命賤如草,士族又如何?

 不過是,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戰亂之時,哪還有絲毫的身份地位可言?一但大廈傾覆,全是草芥螻蟻。

 別說安葬,屍骨無存豈不也正常?

 趙檉這麼做,維護了江南士族最重要的顏面,至於這些人都死在江寧,那卻是另外一件事了,方臘賊軍入城,沒有屠了整座城池就是萬幸,這筆賬要記在方臘的頭上,而且北東城那邊是有兩個活口的,明教分壇那邊也抓獲了一些賊證。

 此事,與他趙檉無關!他殺賊守城有大功!

 士族官員們以後是將墳遷走,還是繼續留在此處,那卻不是他要管的,他已經將該做的全都做完了。

 趙檉從北東兩城士族家中拉出多少錢財用作此事,並沒人知道,事情是晚上進行的,龍衛軍

 官員們沒人敢說話,也不能說,畢竟幾萬具屍首等著被安葬,誰也不敢冒如此大忌,做那等蠢事,既耽誤這些死人入土,還損害朝上活人名聲,這般般種種都是要命的,官員們大抵不少昏聵無能,但在這種事上還是拎得清的。

 何況士族府宅內還留有不少箱子,又沒有全部搬走,看箱子的數目,留下的該是大部分才對,既然如此,這件事便也就罷了,都讚頌秦王的善舉就是了。

 距離大戰轉眼已過月餘,天氣漸漸熱了起來,這日中午剛過,墳地前來了一隊車駕,約莫竟有兩三千人。

 趙檉從中先下了車,隨後車上又走下一名雪白素衣的少女,少女傾城顏色,此刻神態無比悲傷。

 一行人來到某處大墳前,少女瞧到那墓碑名字,便蓮步一散直接跌跪在墓前,放聲痛哭起來。

 趙檉負手在後面瞧她,少女正是祝秀娘,自那天趙檉走後,她彷彿忘記了之前的尋死覓活,而是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也不再摔打東西,這般過了七八日後,她讓人去找趙檉,說要祭奠家人。

 誰知趙檉並沒有答應,只說她身子孱弱,須繼續將養,這般又過了些天,她讓人再找趙檉,趙檉才答應帶她過來。

 祝秀娘伏地痛哭,旁邊自有人擺上供品,足足幾十種之多,又點燒了元寶香燭,各色的紙紮器物,一時隆重無比。

 祝秀娘看著火光彤彤,腦海中閃過自小到大的一切,如今所有的所有,都如同被這火燒燬一般,全都化作了煙塵,世上已經沒有了什麼親人,除了一個族兄之外,她便是孤單于世,以後也將這般孤苦伶仃,無依無助,人生十幾載春秋,恍如南柯一夢。

 趙檉在她身後站立,淡淡地道:“秀娘莫太過悲痛,雖然祝太公遭難,但還有本王在,本王會替他們報仇和照顧秀娘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