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七佛圍城,秦王留人

 祝秀娘回去家中,又一頭扎進小書齋讀書。

 祝確來問,依舊是研究學識的回答,祝確看她雖未被趙檉欺負,但好像讀書有些魔怔,不免憂心忡忡,可卻毫無辦法。

 趙檉召來姚平仲張憲議事,足足小半天的時間,最後姚平仲滿頭大汗出門,張憲的臉色也是一片煞白。

 江寧城內士族萬多人,這可沒算那些家僕丫鬟護衛,倘若都算上,幾萬都有。

 之前出城的許、高兩家,並非江寧本地族戶,人口略少,而江寧本地的士族大戶,自家族內人上百乃至一二百都有,甚或更多。

 趙檉靜靜地坐在桌案後方,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江寧城南十幾裡,官道旁的露天茶棚內,方七佛正在看信,信是光明右使李飛寫給他的。

 方七佛仔細看過信上的光明令印記,辨認無假,又看了開篇自陳,確定為李飛所寫,因為許多東西只有光明使才有資格知道,這是冒充不得的。

 只是接下來這李飛所說的事情實在太過驚人,就算是方七佛也不由接連變色,看完信後半天沉默不語。

 羅金水急忙說了哪處城門,方七佛便思索起來,他是來過江寧的,因為當時就有計較,著意觀察過江寧諸門,此刻心中盤算不由是越想越妙,這李飛所守的城門,簡直太適合進兵偷襲了。

 正如他自家所唱的曲子,爺爺生在山野間,也無田來也無錢,這兩三年他在碎玉樓的舒坦日子抵過之前十幾二十載,人生自此不白活。

 方七佛嘆道:“此與武藝無關,這城內的狗官劣紳建了宮樓臺閣無數,極盡奢華糜爛,若不識路,便不知要走去了哪裡。”

 軍、廂、大軍的主官是都指揮使,下面有兩名副都指揮使。

 很怪,怪得很,時遷未免有一些緊張,但他並不害怕,緊張是因為這方七佛的古怪,而他對眼下所做之事並沒有絲毫的害怕。

 趙檉在書房內讀了一上午書,祝秀娘今日未來,想這女子該是被他的言語驚住,心中想不出反駁道理,而且方七佛又兵臨城下,所以未及登門。

 還有就是回鶻國其實與大宋關係並不好,大宋兩次打青唐,中間和回鶻有過數次衝突,尤其是

 時遷伸手向西面指去:“元帥,就在那頭兒有一座清涼山,山裡面有一座清涼寺,約莫百多名兄弟都在那邊落腳,也是供奉明尊,日日朝拜,不敢忘本。”

 方七佛聞言不由眼睛一亮,這卻是現官不如現管了,他問道:“西城哪門?”

 這兩三年裡,他跟隨歐陽北去教坊司看過不少戲,聽了不少曲,長了許多見識。

 這江寧四面城郭不算水門共有十三座城門,算上水門則有十八座,而西城則有三門,另外還有兩座水門。

 方七佛聞言大喜,這李飛在信內所說之事太過驚人,他若是隻看時遷這一個卻無參照,也不知對方是否靠譜,一時半刻難以決斷,若是多些人比較,才好判斷李飛信中計策是否可行。

 趙檉早在宣撫司得到了消息,這時站在城頭觀看,王稟立在一旁道:“王爺,敵軍竟然如此之多,暫時看也只能死守!”

 方七佛點頭:“大軍一路北上,消息遮掩不住,也不知這江寧城裡的狗官士紳們聞風跑了多少,我看李右使信中所提,這江寧眼下乃是趙宋的秦王鎮城,這卻是個厲害人物,當要小心才是。”

 方七佛點頭道:“這江寧我倒不是頭次來,幾年前尋訪故友曾入城一次,內裡更是繁華無比,差些都走迷了路。”

 清涼寺內,早就有山下的教徒探聽到消息回來報告,武松、羅金水都已經知道了方七佛兵圍江寧城的事情。

 半晌之後將方七佛等人接入寺中,隨後一陣寒暄,接著武松和羅金水就把那些士族的首級獻上,又有兩箱金銀珠寶也抬進殿內,打開後光芒燦燦,奪人眼目。

 時遷在前方偷眼打量方七佛,這就是明教的光明左使,乃僅次於教主方臘的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