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

 大宋宣和三年,三月初三,正是紙鳶節的日子。

 但這天的東京城外,卻沒有一個平民百姓在遊樂耍玩,天上哪怕半隻紙鳶也無。

 東京四城十二門鐵蹄雷動,戰鼓轟鳴,打著各色旗號的馬步軍,在短暫停留誓師之後,便開始有序地向南面開進,因為人數實在太多,直到下午才逐漸走完。

 芝蘭小築,道君皇帝看著前方一名身形矮胖的宦官問道:“瞧得如何?”

 宦官低聲道:“官家,鄆王帶了十幾個姬妾,各色物品玩意兒裝了幾大車,隊伍走得最晚。”

 道君皇帝皺了皺眉:“秦王呢?”

 宦官道:“秦王亦帶了一堆人走。”

 道君皇帝好奇道:“也有女子?”

 宦官小聲道:“秦王帶著趙元奴和她的丫鬟媽子,別的一些看起來像伶人,卑奴瞧見其中有個瘦小枯乾似猴兒,躍走十分靈活,應當是戲臺上表演豔段時的醜行當。”

 道君皇帝想了想,這老二最近迷曲子,居然把伶人都帶去,可這是打仗,如此作為也忒沒章法,老三亦是沒好在哪裡,帶那麼多女子去兩江,毫無奔赴戰場的模樣。

 不過他還是長出了口氣,心內暗暗盤算,西軍加上京畿禁軍,統共二十幾萬兵馬,平定江南賊寇應不會有太大意外,就算難打,也總不至於敗北虧輸才是,畢竟西軍身經百戰,將卒都久負沙場經驗。

 想到此處他身體放鬆下來,對著矮胖宦官揮了揮手,這人退出門後張迪進來,瞧見他,道君皇帝忽地念起了李師師,他已有些時日沒到樊樓,便打算今晚過去那邊瞅瞅……

 運河流水悠然,淺綠的水色,如絹的波光。

 幾艘大船剛剛從汴水進入運河,一時只見天地悠悠,四野開闊,舉目向遠。

 大宋船舶發達,開封水路眾多,又有黃河在旁,平日航船多見。

 但這幾艘卻都是戰船,戰船雖然多布沿海,但京畿卻也有十幾艘,每日停泊各處河道,從未離過開封地界。

 行駛在最中間的是艘大型戰船,也是當下大宋最好的戰船,十桅十帆一百三十幅,龍骨鯨架,就算是長江諸路,也沒有這般戰船。

 似此種戰船,整個大宋只有五艘,登州、通州、福州、雷州共四艘,剩下這一艘便在東京。

 這五艘戰船都命為“神舟”,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凌虛致遠安濟神舟”和“靈飛順濟神舟”。

 大宋神宗元豐元年,帝遣使臣安燾、陸睦往聘高麗,駕的便是上面這兩艘神舟。

 到達高麗後,高麗從未見過這樣的大船,只見巍如山嶽,浮動波上,錦帆鷀首,屈服蛟螭,不由都心驚神動,傾城聳觀,歡呼嘉嘆,舉國相迎。

 此刻,運河上這艘神舟雖不是出使高麗那兩艘,但卻同樣是五神舟之一,名為“長空浩志寧遠神舟”。

 神舟前方高高豎著一面紅底燙金大旗,幾與主桅等高,上面楷書了斗大的“秦”字,迎風飄舞,獵獵作響。

 大旗兩旁有副旗牙幡,一面寫著,宣撫兩淮,一面寫著,南征討賊。

 神舟在運河之上壓波滌水,平穩前行,兩處來往商船客舫紛紛避讓。

 江南之事已經爆發開來,往返運河的船舶商客無人不曉,都知此番大亂不下去歲的淮西變故。

 而朝廷討賊的消息也已傳遞出去,民間議論紛紛,三路大軍同下江南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對於江南亂事,百姓看法自不相同,正所謂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大抵市井都是聽個熱鬧,商旅之類則三緘其口。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對秦王的印象,朝廷腐敗糜爛,官員貪贓枉法,東南應奉局如狼似虎,這些事情無論真假,但只要能吃得飽飯,便離民間還很遙遠。

 當然,這也只限於江南之外,江南之外對秦王的看法一向是好的,至於江南兩浙之內,就沒人知曉了,大概都會覺得但凡官員皆狼狽為奸,趙宋皇室更不必說。

 趙檉沒有走陸路,他雖權兩淮,但這次要去淮東,因為淮西與兩浙路不搭界,且首府已由廬州遷至壽州,壽州更名壽春府,距離長江更遠,全無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