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

 全都傻了!

 一殿的呆若木雞,滿堂的木雕泥塑!

 只有急促的呼吸聲,劇烈的心跳聲,還有燈“噼啪”地燒響聲。

 趙檉看著道君皇帝,靦腆笑道:“官家,此曲如何?”

 道君皇帝不說話。

 趙檉又走到王黼蔡攸白時中的桌前:“三位大人,這曲怎麼樣?”

 三個人也都不說話,額頭隱隱汗水滲出。

 趙檉再走到周邦彥眾詞家面前:“周大家,此曲如何?可不下於詞?可與詞平坐?”

 周邦彥喉頭髮出“咕嚕,咕嚕”響動,亦不說話,此刻他似要比剛才憔悴許多,就是鬍鬚也彷彿更白。

 趙檉重新走回道君皇帝前方:“官家!”

 道君皇帝面無表情,嘴唇動了動,還是不說話。

 說甚麼?說二哥兒你這曲填得實在太好?說你這曲風流

 但凡說一個字,就是在抽自家的嘴巴!

 還不如一言不發!

 趙檉頓覺無趣,他輕嘆口氣,行了一禮道:“官家,既然官家沒有意見,周大家也沒有要說的,那臣……就告退了!”

 道君皇帝依舊不出聲,所有人都沒動靜。

 趙檉轉過身慢悠悠向外走去,經過蔡攸桌前,伸手抓起只桃子“咔嚓”啃了一口,蔡攸低眉垂目,只當做沒有瞧見。

 趙檉出殿,揚長而去。

 直至他走出極遠,都要出了宮城,群玉殿裡,依然沒有一個人說話……

 這一夜東京城轟動。

 秦王趙檉為曲正名。

 孤身入皇城,一人戰群家,五秋開曲路。

 東京所有正店青樓,這一夜無不唱曲,徹夜狂歡。

 其中猶以樊樓最為熱鬧,竟然拿到了秦王於皇宮的壓軸之作,震壓全場的曲子,南呂一枝·普天下郎君領袖。

 這曲一經樊樓唱出,便是四處人等齊齊向這裡聚集,哪怕樊樓地大,卻也人滿為患,過道樓梯,角落間隙,全被擠得滿滿。

 這一曲,居然反覆吟唱至天明,人且不願散去。

 自此夜之後,東京許多文人開始學曲填曲,街頭巷尾,百姓民家,皆有曲聲,每當此時,人們臉上都露出愉悅笑容。

 隨著時間的流逝,東京曲事,漸漸傳遍八方,甚至四夷番邦都有傳揚。

 曲,已和詞並列於世,平起平坐。

 而趙檉也被士林稱為興曲當世,世之曲宗……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愈發蕭瑟,已經到了秋末季節。

 梧桐樹的葉子一片片枯黃掉落,彷彿在昭示著節氣即將變幻,又一歲將走到末裡。

 這一天光景還好,陽光懶懶地斜射了一天,沒有甚麼秋風,外面還餘著一絲溫曦的暖意。

 傍晚吃過飯後,趙檉信步出了門外,繞著府邸走了一大圈後,來到後宅的月亮門前。

 他瞧了一眼裡面,王府後宅蕭疏清冷,除了那座二層小樓的院落,別處全無人氣。

 他默默站了一會兒,隨後向小樓走去。

 這時夕陽已有些清冷,但光芒依舊燦爛,金黃餘暉刺眼。

 進了院子,他就看到兩個人正在圃處忙碌著。

 小娘穿了身素色羅裙,正在圃裡採摘籽,斜陽光芒灑在她的臉頰上,分外的好看端莊。

 趙檉瞅著她,只見她認真的,仔細的,將那些籽採摘好,然後錦兒在旁邊撐起一隻小布袋,她小心翼翼地把籽放進去。

 布袋兒有幾隻,彼此顏色相異,並非新縫製,看起來已經用過些年景,每隻盛裝著不同種類。

 黃色的放菊籽,白色的裝薔薇,粉色的盛芍藥。

 趙檉背手慢慢走過去,兩人發現他來急忙起身見禮。

 小娘有些侷促,自從上次趙檉去過小樓二樓後,她一想起就有些驚慌,有些不知所措,以往雖也想念他,卻總沒有像現在這般惶亂,不但臉紅,就是身子也微微發熱。

 低下頭,依舊瞅不見鞋尖。

 她能感覺到趙檉的眼神在打量著她,在遊移著,最後落在阻住她目光的地方,一動不動起來。

 她立刻感覺心跳加速,轉身道:“我去給王爺煮茶。”

 趙檉搖了搖頭,轉眼看向逐漸黯淡下去的夕陽,道:“去樓內坐坐吧。”

 小娘身形一滯,道:“王爺請。”

 錦兒在旁道:“籽已經採得差不多,不如王爺和娘子坐著說話,奴家去煮茶就好。”

 趙檉點頭道:“甚好,錦兒記得水不要太老。”

 錦兒稱是,拎著籽袋子先一步回了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