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戰開啟(合章)

 直到下午太陽偏西時,趙檉才離開

 大車小輛,滿載而歸。

 兩千兵丁,個個喜笑顏開,身上衣服鼓鼓囊囊,鞋靴之中亦是塞滿硬貨,便是走路都有些邁不開腿,更有甚者,甲帽裡都是,壓得抬不起頭來。

 十幾只箱子,幾乎全是金銀,便是銅錢都為少見。

 趙檉派人給自家送了兩箱子,剩下的則全部押往王慶皇宮。

 今天在

 王慶見狀自是大喜,殺幾個人倒無所謂,殺雞儆猴之事,他也不是不懂,只要鎮壓住下面就行,至於還能收到這麼多銀子,倒是他沒有想到的。

 趙檉將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對王慶講述,包括一拳把潘忠打下了戰馬。

 王慶頓時笑道:“豈不是連一招都沒走過?”

 趙檉道:“王上,只是潘將軍喝醉了酒,不然臣也做不到不使兵器,只用拳頭就敗了潘將軍。”

 王慶搖頭道:“孤知道潘忠武藝,就算沒有醉酒,亦不是愛卿對手。”

 趙檉又謙虛了幾句,便即離開,待回到府中時,卻見兩人前來送禮。

 他心中納悶一問才知,竟是

 這兩個頭領一人叫做武順,一人喚作劉黑虎,都各自帶來了五千兩銀子,言下之意就是讓李飛不要去自家的小軍內巡檢,至於下面兵丁違犯軍紀,他二人會嚴加管束。

 趙檉一聽就明白,這二人定也是收了人頭費的,所以才要保下面的小兵,保了下面的小兵,就等於保住了自家日後的進項。

 銀子自然是收下,人也客客氣氣地送走,沒別的可說,都是看在錢的面上。

 接下來幾天,又不時有人來送禮,趙檉心中有數,這些人都和武順、劉黑虎一樣,並不是真的管不住手下,貪錢才是真格,手下管的嚴了,哪個會給他們送錢?他們也不能毫無理由的前去硬搶。

 趙檉收了錢後,巡檢就有選擇進行,遇到不服的將領便打上一場,賊軍之內吃的就是這個,只要你心狠手辣,武藝高強,沒人哭哭咧咧去王慶那邊訴苦告狀。

 眼下王慶起事時間還不算太長,許多規矩並沒有立起來,任何造反起義都有這麼個過程,最初混亂不堪,只有待王權穩定地大兵多,問鼎中原有望,各色人等來投之時,規矩才會真正建立,那時的規矩才會有真正的約束力。

 趙檉走了不少軍營,銀子拿的手軟,比鬥也有數次,至於殺人自不必說,落下個狠辣名頭,被下面賊軍起了個李閻王的綽號,提起來無不喪膽。

 至於銀子,王慶那邊也不時再送過去一些,乃至王慶對趙檉愈發信任。

 私下裡趙檉沒事便找杜壆飲酒,旁敲側擊李助的劍法,倒是知道許多信息,按照杜壆的說法,李助劍速之快,乃他生平僅見。

 李助綽號金劍先生,使用一口金色長劍,這劍快速起來,簡直就和陰空閃電一般,顏色氣勢都相差無幾,唯一不同的就是大小之分。

 據杜壆所說,李助這劍法叫做一字電劍,當初他就是敗在這種劍法之下,至於李助別的劍法,杜壆並不知道。

 趙檉琢磨,李助和周侗比試,共用了九種劍法,但極可能所會的劍法又不止這些,可如今哪怕杜壆也只知道這一種,王慶麾下幾乎再無人知,根本沒地方去進一步瞭解。

 對此趙檉也想不出別的辦法,又不能刻意接近李助查探,便只能做了徐徐圖之的打算。

 這天晚上,趙檉在府內擺了小宴,請麗雅娜扎過來,桌上菜餚並不算多,如今廬州城內食材貴的嚇人,若不是他最近得了許多銀兩,怕不連這一頓小宴都請不起來。

 宴罷,兩人議起軍情,王慶朝上消息,濠州宋軍已經行至一半路程,有不少人便是上奏,打算派人攔截,不待宋軍兵臨廬州城下。

 麗雅娜扎道:“宋軍是不是馬上就要轉壽州方向?”

 趙檉點頭:“最遲明天,如果不出意外,估計今日就要撲奔壽州了。”

 麗雅娜扎道:“那王慶這邊會如何做?”

 趙檉道:“出兵援救是一定,不過無論壽州那邊丟不丟,大戰已是一觸即發。”

 麗雅娜扎道:“怕就是這邊兵還未到,那邊壽州已經拿下了。”

 趙檉笑道:“那不正好用你的三路計策,兵發廬州?”

 麗雅娜扎顰眉道:“此事我又想了想,倘若廬州的援軍太多,恐會被阻擋路上。”

 趙檉笑著伸了個懶腰:“那就不管了,反正那邊的主帥我放心,懶得操心,一切隨機應變就是。”

 麗雅娜扎瞅他:“大戰在即,你也不多想想……”

 趙檉搖頭道:“多想無益,隨機應變就是,對了今夜不開經義嗎?”

 麗雅娜扎淡淡道:“伱還想著開經義?已經換著開了三場,輪換了千人,所有人都只認光明右使,連我這個聖姑威望都沒你高了。”

 趙檉笑道:“何分彼此?又不是回鶻明教。”

 麗雅娜扎一雙明眸盯著趙檉,道:“你到底想要幹什麼,我知你不是宋國太子,莫不是想……這種事在回鶻倒也常見。”

 趙檉搖了搖頭,微微一嘆:“只是自保而已,將來你會知道。”

 麗雅娜扎不解道:“如今你大權在握,這一場仗再勝,威望更高,又何談自保?”

 趙檉笑道:“大宋與回鶻不同,總是複雜,說了你片刻也琢磨不透。”

 麗雅娜扎聞言沉默幾息道:“若真有那時,可以來回鶻。”

 趙檉哈哈笑道:“何至於此,莫不是還要做個上門的不成?”

 麗雅娜扎頓時羞惱道:“上門又如何,是你說的將要自保。”

 趙檉嘿嘿兩聲,忽道:“那日初見,聽小院內有樂聲,後來問迪婭,說是彈奏甚麼琵琶來?”

 麗雅娜扎道:“是叫七十二絃琵琶,其實是一種琴,有些類似……你們的箏,琴絃七十二,琴身方寬,聲音悅耳奇妙。”

 趙檉道:“倒是從沒見過這種琴,就是那天聽了片刻,覺得恍如黃鸝百靈,一直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