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選馬撿兵

 趙檉出門接旨,原是王慶賜下來盔甲兵器還有戰馬,讓他帶人去兵庫馬場述領。

 眼下王慶手上軍需頗多,基本都是搶劫各州縣和京畿禁軍的,其中猶以兵器最豐,很多是嶄新從沒用過的東西。

 兵庫和馬場在廬州城西,其中兵庫在城內,馬場則在城外,淮西乃是中原南端,若說中原還有適合養馬的地方,那非廬州莫屬。

 廬州地界溫度適宜,水草豐美,又有適合馬兒奔跑的土地,自古便有養馬傳統。

 三分之時,曹操徵孫權,不光在廬州城內建了教弩臺、斛兵塘等軍事設施,還在城外及周邊建了大量的養馬場用於養馬。

 廬州城外的馬塘,放馬灘,馬場都有多處,不過可惜的是自哲宗時起,便不再養馬。

 實在是養不起了,一匹馬養下來,費的銀兩居然比從西夏買馬還多出五成,根本不知這多出來的都去了哪裡。

 哲宗皇帝去世前的半年,曾經派人來查此事,可惜還沒等查清楚就撒手人寰,道君皇帝繼位後對此事再沒過問,自此便不了了之。

 如今王慶打下淮西,收穫馬匹無數,尤其禁軍的馬,都是真正戰馬,是大宋真金白銀從吐蕃和西夏買來的。

 王慶又哪裡懂馬,便聽李助獻策,把城外馬場簡單翻修了一遍,將大部分馬都趕過去,權做存馬之地。

 趙檉帶著姚平仲先來馬場,卻見那臨時搭建的掌馬司門前,足足站立了幾十號人。

 一問才知,兵器和馬並不是只賜了十名上將軍,各座擂臺排

 這些人都是山匪水盜出身,哪來得規矩,見那掌馬司大門久久不開,就是惱將起來,拔出刀子大喊:“淮王讓來挑馬,不開門是甚意思,莫不是在裡面煮了馬肉偷吃?”

 趙檉也有些疑惑,既然王慶有令,那這邊肯定接到,應該不敢違抗才是。

 這時只聽裡面的小兵帶著哭腔道:“諸位爺爺稍等一下,這馬太多,還有在馬場上沒趕回來的,諸位要挑選總得歸攏一下,不然東一匹,西一頭的,也沒法挑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