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軍徵王慶

 趙檉和宗澤在府司暢談,直到太陽落山,這才放宗澤離開。

 接著他又坐了會兒,喝了杯茶後,叫人備車去宮中見鄭娘娘。

 鄭娘娘聽到他要出征,就是一臉愁苦,說自仁宗皇帝始,哪還有皇室之人做主帥出征的。

 趙檉只能好言安慰,鄭娘娘卻只得這一個兒子,便是趙檉說了許多,卻仍放心不下,想起戰場兇險,就要起身去找道君皇帝。

 趙檉哪裡會讓好不容易到手的領兵之權失掉,又勸說了半晌,這才作罷。

 回府後一夜無話,

 他此番出征,和鄧洵武、王襄不同,一是身份不同,二是這次出征至關重要,若是再敗,不但朝廷官家顏面無存,就是百官也沒臉見人,因為下一步就要調西軍了。

 三徵王慶都失敗,會讓西軍怎樣看待此事?這已經不只是面子的問題,更涉及到朝廷的威信,士大夫在西軍那些匹夫面前的文人驕傲。

 戶部、兵部、工部、軍器監全都動了起來,尤其軍器監下面的弓弩司和火箭院,趙檉這次要帶的弓弩,是之前鄧洵武和王襄的幾倍之多。

 雖然朝上百官人心思勝,但冷眼看趙檉的也不少,蔡家一系,王黼高俅,多是心情矛盾複雜。

 還有不少人哪怕同樣希望儘快平了王慶,卻也不看好趙檉,畢竟鄧洵武、王襄這種老臣帶兵都打敗了,趙檉如此年輕,就算親王又如何?反賊管你是王爺還是樞密使!便都覺得這次依舊沒甚麼希望。

 道君皇帝正式下旨,加封趙檉為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兩路宣撫使,引七萬大軍,三日後出發征剿王慶。

 而一些關於兵餉,撫卹的各種雜事,樞密院和兩部早已經擬好條框,會在下朝後送到侍衛親軍司。

 這些撫卹雜事並非一成不變,都是按照戰況隨時變化,眼下國庫多少還能支撐,便沒人提出克減,甚至比鄧洵武出征時還要高上半成。

 打仗是件極複雜的事,前後需要謀劃事項很多,單軍闖關倒罷,但凡涉及到攻城掠地,要準備的事情就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