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風流才子

 這時,殿內眾人也都向趙檉看去。

 皇室之中兩大才子,二哥兒趙檉,三哥兒趙楷。

 趙檉成名較早,自小就有詩名,雖然後來不再作詩填詞,而是跑去練武,但卻有詩集流傳在世,士林評價一直極高。

 而趙楷是狀元,這一朝的科舉考試內容曾多次變化,詩賦這一類時有時無,王安石變法直接廢除其他科目,只留下進士科,考經義和策問,再加明法科。

 但後來,變法失敗,詩賦重新被重用,與經義取士平分秋色。

 所以,趙楷既然能考上狀元,那麼詩詞水平絕對了得。

 如今趙楷已經出手了,眾人便都看向趙檉,至於那些躍躍欲試的小哥兒們,倒是沒人再去關注。

 趙檉感到這些目光瞅過來,不由心中長嘆,幹什麼不好,怎麼就偏偏要寫詩呢,哪怕填首詞也行啊,這詩……可是不好寫。

 他為甚當年就不寫了?連詩集都出了幾卷,然後突然激流勇退?不就是因為太難寫了嗎,寫到最後發現沒東西可寫了,要是早個幾百年,哪怕寫一輩子都行,可如今……

 趙檉摸了摸下巴,拿起筷子夾了片小羊羔肉放進口中,誰願意看就看,反正那麼多人都沒作呢,他大不了多喝幾杯酒就是。

 一旁趙桓低聲道:“二哥兒……”

 趙檉只當喝多了沒聽見,兩眼又盯向另一塊羊排。

 旁邊的趙楷也瞅他,見他滿臉副輕鬆模樣,不由心頭一團惱火,這是看不起他寫的詩呢,還是看不起他的人?不,這肯定是全都看不起。

 只是,既然看不起,你倒是起來作一首啊,不然你趙檉就是江郎才盡,徒有虛名!

 道君皇帝在上面看得分明,他想了想,這二哥兒以前的詩詞做得甚好,卻突然不寫了,就是眼下眾人都看他,也不吱聲,莫非真是外面傳言的江郎才盡?

 但看他之前的詩詞,就算是才盡,也不會盡得那麼徹底才對啊,道君皇帝想了想,開口道:“二哥兒。”

 趙檉抬頭,表情疑惑:“爹爹喚我?”

 道君皇帝看他裝傻,便望向旁邊的鄭娘娘,鄭娘娘道:“二哥兒,該行酒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