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英租界,一處公館。

 公館,這東西的含義,非常豐富。

 在晚清之前,公館一般是用以特指那些達官貴人的住宅,通常附有前庭後院之說。

 甚至,一些富裕的人家,公館內還有園林,獵場等休閒場地。

 當然,那時候的人們,往往用的不是公館這二字,用的是“宅邸”,“府衙”等稱呼。

 稱呼的變化,也代表著時代的演變,公館真正普及的時代,還得是在民國。民國時期,資本力量蓬勃發展,原先地位低下的大商人們,在學習西方的浪潮下,(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逐漸擁有了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權利等級。

 而,作為時代城市的滬市,則也不知不覺的成為了整個國家的文化領頭羊,而,公館一詞大規模應用,也正是在滬市。

 值得指出,由於時代的慣性,一般而言,租界內的公館稱呼遠遠比市區內多得多。

 就算是在百年之後,滬市仍保存了一大批的公館,其中,著名的五大公館,如白公館,孔公館,湯公館,杜公館,黃公館,這些都成為了民國時期達官貴人的一種見證。

 “公館這東西,住起來就是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