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古董,和文物,還是有所不同的。

 前者的定義更依賴於經濟價值,而後者則是文化的象徵。

 一箱子的書,倒是,讓王星瀾大開眼界。

 “四庫全書!”

 內心暗自思量,王星瀾眼神中,閃過一絲懊悔,亦有一絲慶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

 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登錄在冊的就有近四千本之多。

 而,箱子中,王星瀾簡單的翻了翻,才發現:

 這裡面,裝的,乃是四庫全書中,價值最高的“經”部,其中,刊登了歷朝歷代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和文字、音韻、訓詁方面的著作。

 題外話,修書,這是歷朝歷代用來彰顯盛世的一種方式。

 而,後人,也可以從這些書中,窺探出盛世的稜角。

 一箱子,一箱子的古董和文物,放在眼前,令人唏噓,也令人感嘆。

 若不是,國將破,家要亡的話,這些中國的文化瑰寶,本應該放在國家最宏大的博物館中,供人供奉瀏覽,而不是,被侵略者們隨意的當做是銅臭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