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手一攤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兩難(第3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果不其然,奴爾哈赤見狀大喜過望,片刻後才收斂神色,做出沉靜模樣,讚歎李永芳道:“好,不愧是我的孫女婿,臨敵不亂頗有將才,這下李如楨必然不敢再戰。”

   正如奴爾哈赤所言,李秉誠小敗一場折損近千騎後回到後方,尚未發動過攻擊的李如楨自己就先怯了三分,派出家丁直言道沒有步卒開路騎兵缺少大盾篷車掩護根本沒法進攻。

   這話並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給西岸的總兵們出了道難題。

   同時後金的主力開始行動,三萬多騎兵當然不可能一齊出動,按照各旗分派,莽古爾泰、阿敏各領重建補充後的兩旗分成南北兩路出擊,騷擾試探川兵和浙兵,奴爾哈赤獨領四旗精銳居於軍中並不急於出動,緩緩逼近給明軍造成壓力。

   這時候戰場主動權就到了後金這一邊,因為明軍的計劃一開始就被打斷,此時放在明軍眼前的就是兩個選擇,趕緊讓李如楨過河與後金決戰;或者繼續原定計劃催促李如楨勐攻李永芳,不管勝負至少不能讓他從容過河與建虜騎兵夾擊明軍。

   楊鎬哪怕再不懂軍事也知道情況開始劃入深淵,心中大罵李秉誠無用同時用眼神焦急的朝著諸位總兵求助。

   然而不論是戚金還是秦良玉,這兩位作戰計劃的主要策劃人都臉色凝重,感到難辦了。

   長嘆一聲,戚金率先開口,“秦總兵,由不得咱們遲疑了。陳總兵,勞煩您帶兵過河支援李總兵,誓要儘快擊潰賊軍。咱們這裡勉力支撐定不讓建虜過河,勝敗就看您了。”

   陳策一時無語,他看出來戚金的意思。這時候必須派出步卒去清理掉陣前壕溝,配合李如楨順利進攻。

   可陳策沒有把握短時間擊敗李永芳部,他總共就五千浙兵,五千人攻擊挖好壕溝以逸待勞的一萬步卒就算有騎兵支援,憑什麼短時間內能分出勝負?

   秦良玉搖搖頭否定了戚金的計劃,說出一個非常直觀的問題:“幾千人過去根本來不及頂住賊軍步卒同時填堵壕溝,那可是萬餘人依託塹壕固守,人數不夠就是添油罷了。”

   戚金如何不知?只是急切間這位並不以急智見長的老將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了,要是明軍騎兵不管李永芳直接回援,那李永芳趁勢過河立馬就是明軍陷入夾擊。

   可不派人過去清理壕溝跟李永芳步卒作戰,讓騎兵趁勢衝殺,又奈何不了李永芳。

   甚至留下幾千騎兵在那邊看住李永芳都顯得無用,他一萬人至少得有五千騎兵才能讓他不敢輕舉妄動,而明軍總共兩萬餘騎,少了五千人就立刻顯得單薄,原本略勝過建虜一籌的局部兵力頓時會便成劣勢。

   於是大家都陷入兩難境地,楊鎬更是病急亂投醫,把視線看向匆匆趕來的文搏。

   文搏急切間也難以想出辦法,把牙一咬就要自告奮勇,他手下千餘家丁突破壕溝擊敗李永芳是做不到,但是牽制對方還是可以。這樣李如楨就能回到西岸配合步卒與後金作戰,雙方戰力重新回到對等水平。

   雖然文搏一直考慮造大明的反,可如今坐視同袍身死不但不符合他的人生理念,也會放任建州女真做大,到時候說不得山河淪陷就有他一份責任。

   心中嘆了口氣,文搏覺得自己還不是鐵石心腸的野心家,練武不就求一個念頭通達嗎?既然有心有力,何不拼一把?

   所以文搏下了決定,他長舒一口氣把頭盔戴上,抱拳說道:“屬下請纓率部曲渡河,讓李總兵回西岸便是,雖不敢說攻破李永芳部,定能牽制其部把他釘死在原地。”

   戚金沒想到文搏竟有如此膽識,他認為文搏一千多家丁雖然精銳,可人數差距太大,想咬住萬餘後金漢軍實在太難,對方硬是想過河支援建虜的話,文搏難以阻擋。

   這跟之前所想,讓李如楨留下部分兵力牽制的方案几乎沒什麼不同,不過是換了更少更精銳的一批人罷了,難道文搏一千多人還勝過李如楨手下五千遼東鐵騎?

   於是他緩緩搖頭拒絕道:“文遊擊勇氣可嘉,不過此事再議。”

   陳策這會兒沉思間聽見文搏自薦倒是有些想法,換個思路,如果留下他和戚金的浙兵利用車陣,配合麻承恩倒是能勉強擋住河西岸的後金騎兵。

   但是這事情不是他一個人能做主,還需要跟戚金商議。並且這麼做傷亡定然慘重風險也大,還需要白桿兵過河後匯合李如楨的騎兵迅速擊潰李永芳然後回軍支援。

   相當於短時間內明軍會在凡河東西兩岸承擔巨大的進攻和防禦壓力,一旦有失便是全軍覆沒的局面。

   利弊不斷的呈現,這個計劃在陳策腦海中逐漸成型,越想越覺得目前來看不失為一個破局之法。

   如今建虜主力正在逼近,陳策知道再不作出應對,接戰之後就根本沒法變陣。軍陣之中必須早做決斷,哪怕不是最好的決策也比無動於衷要好,因此他心頭一橫,就要說服戚金配合。

   然而沉默良久的秦良玉卻突然抬起頭,一雙明亮的眸子璀璨如晨星掃過眾人,讓在場之人心頭一跳,便聽見她主動說道:

   “沒必要那麼麻煩,我率部眾擋住建虜便是,兩位帶主力過河速戰速決。爾等擊敗李永芳部後迅速回援,配合李總兵以口袋陣夾擊敵軍,定然一戰傾滅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