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180章 封賞不均

上回說到,馮子材部接到朝廷敕令,合約已定,立即停止戰鬥,全軍退入雲南。

 眾將頗為不解,紛紛請戰。軍機處回電,合約簽訂,四省軍隊指揮之權重歸朝廷,如有戰場抗命,破壞協定者,以謀逆論處。

 迫不得已,馮子材率軍徐徐退之。法軍怕有埋伏,猶豫半月方才進軍清化。此時,天津巴德諾的親筆信已發給前線法軍指揮官,命令止步於清化,不得向北進軍。

 原來在天津簽署的《中法新約》規定,清越兩國堪定邊界,清軍全面撤出越南境內,無故不得越境。

 另以清化市為界,越南北部法軍不得進入。以諒山、太原兩市為通商口岸,允許法國商人經商傳教,並設立領事。

 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允許法國與越南訂立條約。

 降低雲南廣西對越南的進出口稅率。

 大清在雲南廣西等地修築鐵路,需向法國人商辦

 清法戰爭,並不能以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一句話來總結。如果不是韓林艦隊的加入,清軍其實實力堪憂,所謂的鎮南關大捷,也只是慘勝。至於法國內閣倒臺,這種事情在法國那個時期已然是家常便飯。實在不能拿來給自己臉上貼金。

 李鴻章也不是泛泛之輩,自然深入瞭解雙方實力。簽訂此條約也是他能爭取到的最大成果。畢竟不賠款、不割地,已經在近代條約裡屬於佼佼者了。至於丟失了越南的宗主權,想來朝廷也不需要這小國的依附,不要也罷。

 韓林下令艦隊回港,不再繼續追擊法軍。孤拔艦隊返回越南方才得知戰爭結束,總算把心放回了肚子裡。

 韓林將戰爭經過,各有功之臣名單上報朝廷。數日後,朝廷頒佈封賞。

 李鴻章和談有功,著入京擔任軍機大臣。

 馮子材戰功赫赫,升任廣西巡撫。贈太子少保銜。授三等輕車都尉。

 劉永福助戰有功,任廣西提督,黑旗軍入廣西休整。

 唐景崧不辭辛勞,出使有功,獻計助戰,調任臺灣布政使。

 廣東水師提督徐長順殺敵有功,到未能妥善領會軍機處意圖,擅自率軍遠離港口,致使水師幾近覆滅,難辭其咎。念其作戰英勇,革去水師提督職務,不予追究其他責任。餘部解散,併入內河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