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147章 預防救災

上回說到,韓林落得個功過相抵的下場,民間議論紛紛,豫報京報引經據典,凡外部作戰取得大功的,哪怕犯下大錯也會有相當的封賞。比如前明大將藍玉,姦汙元妃,攻打自家關隘,也只是將梁國公降為涼國公。

 況且韓林不遵守條約為朝廷獲取大量利息,兩百多萬兩白銀直接上交駐俄使館,用作買軍艦、買設備。朝廷此舉,無疑是寒了天下大將的心。

 韓林知道,只是輿論戰根本一點效果都沒有,過不了幾天就會被其他新聞壓下熱度,自己把精力耗費在這些事情上實在不划算。

 自己一回到鄭州就要加緊搞內政,各路重大公文都送到了韓林這裡。搞得韓林抱兒子的時間都沒有了。

 山西方面如今全線貫通鐵路,公路網也逐漸完善,但張苞顯然處理政務不行,經常與清軍搞出摩擦,朝廷的投訴也越來越多。

 袁世凱如今已守孝半年,臺灣方面被劉銘傳搞得風生水起,暫時也不用他,就安排當山西工作組組長。力爭半年內全面接管山西政權。徐世昌已在總督府秘書處學習半年有餘,也該出去歷練,配給袁世凱當個副組長。

 袁世廉調往大同在張苞手下擔任新組建的戰車團長,防備蒙古滋擾。

 張苞第三軍不再負責河南防務,全部進駐山西境內。

 王進的第二軍穩固河北西北方向,但不得向北京及北京以北地區擴張。必須給清廷留下足夠的敗家空間,不然還怎麼講究個名正言順。

 由張家口向北進入內蒙古草原,適當搞搞摩擦,韓林通過鐵路向其輸送卡車、步兵戰車、組建快速縱隊。

 董昭第一軍繼續負責河北防務,此處靠近北京天津,經常會與清軍、淮軍、教會勢力發生摩擦,要十分注意分寸和鬥爭策略。

 趙羽第四軍負責河南防務,向安徽、湖北方向逐步蠶食。修鐵路、搞貿易往來,吸引勞動力人口,若有摩擦,儘量不以武力相逼迫。

 第五軍防守壓力過大,蘇北蘇南又有長江阻隔,雖說兩座長江大橋起到了大用,但南北經濟發展差距還是越來越大。浙江又是極其富裕的省份,所駐清軍勢力雄厚,經常與江蘇鬧摩擦。要不是韓林嚴令劉封不得私自擴大戰鬥規模,劉封早就出兵浙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