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75章 人頭滾滾

且說上回學政準備大幹一番,得到了韓林支持。豫報開始倡導新學重要性。小學適齡兒童免費入學,中學考試擇優錄取。規定每個鎮建立一所小學,每個縣一所中學,每個府一所大學。

 學校相應課程簡單為主,重在歷練。大學的知識相當於現代的高中水平,在清代足夠領導一方百姓了。

 袁世廉袁世凱兩兄弟和幕僚介紹來的一些青少年陸續到達開封,韓林安排他們一面進入中學學習知識,一面跟隨秘書處學習政務。這些都是林軍的未來支柱。

 劉封他們幾個雖然都把老婆娶了,可孩子都還沒出來,看來軍官的幸福也得組織操心。韓林讓林鳳嬌沒事多組織組織電訊班和醫護工作者去軍隊裡聯誼。

 軍隊也不要閒著,為各地建設高質量學校。一定要建得比府衙還好。多讓軍隊走出來,親近百姓。一方面可以震懾不法分子,一方面可以增加軍民魚水情。

 幹部速成班,一個月一畢業。沒辦法,現在連縣城都沒有全面安排工作組,只能選些信得過的人,先去穩定各縣。其實州府還好,畢竟富裕的地方還講些規矩。

 但到了縣裡情況就不一樣了。基本上都是鄉紳的地盤,縣官也就只能管個收稅。各個地方豪強甚至前些年出於自保,組建了大量民團武裝。

 個個都想當曾國藩、李鴻章,盼望著能大殺四方,一圓將軍夢。如今內亂已平,各地武裝就成了極大的不安定因素。動輒抗捐抗稅,違抗官府,漸漸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煩。

 縣級工作組培訓過程中,韓林就讓學生注意實際情況,不要一味用強。慢慢分化地主與農民之間的聯繫。

 等教育普及了以後再行改革。太激進,農民理解不到位,他們與其聽外人的,還不如聽自己族長的。

 經濟發展好,年輕人覺得在外面做工掙得比在家多,就沒人聽族長的了。

 河南省縣府兩級有八九十個單位,總歸意外還是發生了。豫西一縣,工作組是蘇州的幾個學生組成,上任的路上見到豪紳欺壓百姓,一時義憤填膺,當即就抓了人。

 當晚地方豪強就率領民團強行衝進縣城,圍困縣衙,縣衙內有衙役商賈勾結民團,從後門引入。

 電訊組甚至來不及電臺傳遞消息。警衛班及工作組太年輕,對戰鬥的殘酷估計不足,民團一個假裝投降誘敵的計策就讓工作組心軟下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