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31章 蘇州知府

話說收復南京城當日,曾國藩就向朝廷發出了捷報。皇宮大內,兩宮太后抱著小皇帝喜極而泣,擔驚受怕、寢食難安的日子終於要過去了。命軍機處商議善後封賞事宜。

 韓林早就想攀上恭親王奕欣的關係,雖然備受慈禧打壓,但畢竟是軍機處領班大臣,洋務派核心。自己那麼多新鮮玩意兒,就是想當頑固派,人家也不要你。

 慈禧對洋務運動的態度模稜兩可,只要不影響她掌握大權,隨便你們折騰。後來的戊戌變法折騰的這麼厲害,改革尺度這麼大,慈禧都懶得插手去管,直到收到袁世凱上報,維新派圍園殺後的計劃,才勃然大怒,分分鐘拆了皇帝的臺。

 看來,送禮之路任重而道遠啊。這幾日,又將繳獲的幾十萬兩銀子分別送往曾氏兩兄弟手裡。自從在曾國藩眼裡掛上了號,自然也要勤走動。將來還是要在官場裡混,解了兵權,朝廷隨意給你一個流官,到了地方毫無痕跡,又是湘軍派系。將來的刺馬案、楊乃武小白菜案都是朝廷收拾湘軍勢力的代表作。封官也要盡全力背靠曾國藩這棵大樹。

 曾國藩依禮制,重設兩江總督府,奏請朝廷恢復地方府縣衙門。因各地太平軍餘部尚未清剿完畢,作為應急措施,暫時兩江各地由湘軍派系全權負責管理。清廷考慮如今尚未脫離戰時,貿然派官吏前往,這幫驕兵悍將若不服管理,大亂起來恐怕再無力鎮壓。於是就同意曾國藩所請。

 朝廷另有旨意到,命曾國藩所轄軍隊原地駐防。曾國藩代理兩江總督,曾國荃代理江蘇巡撫。各級府縣官吏由曾國藩舉薦任命。地方事宜處理妥當後擇日帶有功之臣進京領賞。

 得到曾國藩有舉薦的權力,各級文武紛紛跑來現在的兩江總督府議事。總督府在原有的天王府上改建,除了議事的地方,大部分都還在改建當中。

 這可苦了當班的衛兵管家。門前寬闊的石板路此時堵的水洩不通。提前給曾國藩過壽的名義各路人馬紛紛前來。送禮的車馬堵了幾百米。如此光明正大的行賄受賄,路人早已見怪不怪。如今都是湘軍的地盤湘軍的人,哪個御史言官敢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