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不酸也不甜 作品

第237章 太平盛世

新皇蕭天啟即位之後,深刻反思前朝之弊,決心以史為鑑,不再重蹈覆轍。

 他深知民眾乃國之根本,遂推行一系列德政,旨在讓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

 首先,蕭天啟減輕了農民沉重的徭役及賦稅壓力,使得他們能夠有更多時間投入到農耕之中,全力恢復農業生產。

 同時,他還大力整頓吏治,肅清官場風氣,嚴懲貪官汙吏,倡導官員廉潔奉公、勤政愛民。

 此外,新帝格外注重道德教化,強調以德治國。

 通過弘揚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引導百姓向善向美,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整個國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之象。

 蕭天啟登基後面臨各方反對勢力的明槍暗箭,登基之初還比較低調謹慎,也勵精圖治,被文官們稱讚道“有人君大略”。

 在林雨柔與顧氏兄弟的幫助下,蕭天啟在政局不穩的情況下打贏了北周、北齊南下的多次南下試探,使得北周、北齊多年不敢犯邊,穩固了北方邊界。

 邊關無戰事,過去的紹興四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朝廷政令暢通無阻,各級官吏執行得力,雷厲風行。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能恪盡職守,各盡其能。

 民間更是繁榮昌盛,百姓們恪守本分,辛勤勞作;士兵們則勇武過人,威震邊疆。

 由於連年豐收,糧食產量大增,百姓生活富足。國家糧倉充實盈滿,庫存的銅錢數不勝數,甚至連串錢的繩索都因長期未使用而腐朽斷裂。

 此時的國家繁榮昌盛,四海昇平,國力日益強大,被時人譽為“紹興之治”。

 因此,大梁紹興五年的春節格外熱鬧。

 四海承平,天下富足,梁帝蕭天啟大為高興,於是下令舉辦花燈節,與民同樂,還在林雨柔的建議下舉了千叟宴。

 梁帝詔令,凡年逾五十五者,無論官民,皆可按時赴京參加鹿芝園之聚宴。

 京都城內,為慶典所搭綵棚,自玄武門綿延至鹿芝園,長達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