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不酸也不甜 作品

第235章 世家大族之患

蕭天啟本就是個善於納諫之人,當他聽完林雨柔所言後覺得甚有道理,於是決定於隔日早朝上向眾臣宣佈此方案,並交由眾人一同商議定奪。

 果不其然,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在他們看來,大梁高祖之所以分封藩王,其目的顯而易見,即讓這些藩王充當王室的護衛者和支持者。

 一旦京城遭遇危機或緊急狀況,各藩王便可迅速調兵遣將前往救援,以確保京城安全無虞。

 這種設計不僅體現了高祖皇帝的深謀遠慮,同時也是高祖建立藩王制度的根本出發點。

 然而,隨著推恩令的頒佈實施,地方宗室勢力頃刻間土崩瓦解。

 如此一來,如果發生變亂,皇室將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來自各方諸侯的援助。

 除此之外,高祖皇帝分封藩王還有另一層深意——用以制衡世家大族。

 自大秦建國伊始,世家大族逐漸嶄露頭角並日益強大起來。

 齊高祖之所以能推翻秦朝統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們也是最為頂尖的世家大族之一,並得到了世家大族們的鼎力相助。

 同樣地,十世代齊的蕭家也是世家大族中的翹楚,因此大梁高祖非常清楚這些世家大族一旦發展壯大將會帶來怎樣嚴重的危害。

 說白了,既然蕭家可以通過奪權篡位取得成功,那其他世家大族很難保證不會有樣學樣。

 所以,為了抑制世家大族的勢力擴張,同時也是為了保障王室的安全,高祖不得不採取措施,將大量蕭姓族人分封到大梁各地,並賦予他們極大的權力。

 從更深層次來看,這樣做還能讓藩王的勢力得到增強,從而與世家大族形成一種相互制衡的局面。

 梁高祖的這一舉措確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限制世家大族崛起的作用。由於藩王們在地方擁有相當大的自治權,他們得以大力提攜那些出身寒門的子弟,以此來抗衡世家的影響力。

 推恩令一出,世家大族如何鉗制?任由他們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其中以禮部尚書蔡持正為代表的一眾蕭天啟陣營臣子對這個提議表示極力贊同,他們認為兩權相害取其輕,宗室問題越發威脅大梁統治,額待解決,還是先實行推恩令解決宗室問題再說。

 然而另一邊,那些顧慮較多,以及與各藩王關係錯綜複雜、牽涉極深之臣,則對此提議嚴加駁斥,表示強烈反對。一時間朝堂之上爭論不休,雙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