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不酸也不甜 作品

第174章 血腥報復

顧延宗等人無需思考,便深知這個理由會讓楊馳深信不疑。

 這是由中原王朝歷代國情所決定的,這一事實如同鋼鐵般堅固。

 中原歷代王朝自古以來,一直穩坐天下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位,猶如璀璨的星辰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其向心力之強,猶如磁鐵吸引鐵粉。

 自大秦以來的一千多年間,中原王朝如同一座巨大的燈塔,吸引著海內外的“四夷”紛紛前來朝貢,從而孕育出了獨特的古代對外交流體系——朝貢體系。

 這一體系不僅僅是政治上的交流,更是文化、商業、經濟的碰撞與融合。

 而隨著“朝貢”而來的,是一系列繁忙而充滿活力的商貿交易活動。

 原本這應當算天大的好事,可中原各朝對朝貢國一直秉持著“厚往薄來”的政策,這種慷慨與寬容的態度,如同一股溫暖的春風,吹拂著朝貢國的心田。

 朝貢國進獻的貢物,代表著他們對中原政府的“尊崇”與“敬意”。

 而中原政府以遠遠超出市場的價格購買這些貢物,其中蘊含的不僅是中原王朝的氣度,更是對朝貢國的尊重和友好。

 這種行為背後所傳遞的情感,如同春日暖陽,溫暖而寬厚。

 當然這些都是官方解釋,實際上,維持這種朝貢體系並非易事,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在盛世之時,國庫充盈,那些花費對於王朝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但在很多時候,中原王朝面臨著國庫空虛的困境,彼時,為了維護所謂的“規矩”,他們不得不咬緊牙關,自己勒緊褲腰帶,忍受著艱難與困苦,也要堅持走完流程!

 比如羌族曾經向大齊進貢的羌刀,市場上每把最多不過三千文,但大齊給羌族的定價卻是每把十兩!

 這其中的差價,令人咋舌。

 大齊的此番舉動,並非不知市場行情,而是出於對羌族進貢這一行為的重視。

 他們寧願自己承受經濟上的壓力,也不願讓羌族感到怠慢或輕視。

 向中原王朝朝貢簡直就是一樁暴利的買賣,這讓兩幫羌族的權貴們為了爭奪朝貢的資格,不惜大打出手!

 大齊朝廷上下得知後,激動地集體 高 潮。

 除了賜予豐厚的錢財,中原王朝還會回贈大量精美的絲綢和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