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柚番茄醬 作品

第282章 大妞文章登報給食品廠打廣告

林雨沒有去跑各大單位,而是找了個時間,拎上禮物先去看李家姑姑和姑父。

自從大妞考上省機械廠,他們兩家人的來往就變多了。

林雨每次來省城都會去看看他們。

知道他們沒有孩子,怕他們孤單,去到的時候還會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

李姑父是個很睿智的人,林雨有什麼困惑總會和他說一說。

他也總能提出很有用的意見。

因此這次林雨便拎著月餅上門了。

見到她來,李姑姑和李姑父兩人都很高興。

其實按照輩分,林雨該叫他們“姑婆”“姑爺爺”。

“姑婆,姑爺爺,最近身體好不好?”

兩人樂呵呵地說:“很好,你最近怎麼樣啊?老黃他們前兩天還問起你呢。”

“我最近太忙了,等我閒一點就來找黃爺爺下棋啊。”

林雨因為常來李姑姑家,跟她的那些鄰居都很熟悉了。

姑爺爺胡先鋒是軍人,他的鄰居也都是從軍隊下來的。

比如這位黃爺爺,就是一個從部隊退下來的老頭。

林雨陪著姑婆和姑爺爺散步的時候認識了不少鄰居,和他們也處得來。

李姑姑,也就是李慧梅很喜歡林雨過來陪他們,他們沒有孩子,現在都有點把林雨當閨女看的意思了。

林雨給他們拿了月餅:“這是咱們廠裡做的,賣得不錯,拿來給你們嚐嚐。”

李慧梅一看,“我聽同事說了,你們店裡現在在賣月餅,好多人都買了。”

林雨點點頭:“生意還不錯,昨天還談成了跟紡織廠的訂單。”

胡先鋒挑挑眉:“紡織廠?那這訂單估計值不少錢?”

林雨毫不謙虛地說:"是挺多的,破紀錄了都。"

胡先鋒眼神讚賞:"幹得不錯。"

林雨便和他們說了說認識趙父趙母,還有紡織廠廠長的事。

胡先鋒哈哈大笑:“好樣的,你現在是領導們的關注目標啊,你可要好好努力,別出差錯。”

胡先鋒一聽就知道,林雨這是要被樹立成典型啊。

林雨倍感壓力,但她必須把壓力轉換成看得見的利益。

“我在想,我利用這個名氣,給咱們食品廠打廣告行不行呢?”

胡先鋒知道她是有些擔心樹大招風,擺擺手說:“沒事,大膽地幹,現在上頭就是想要看到你下一步的發展,你不用考慮那麼多。”

得了他這話,林雨這次放心了一些。

她想打廣告,想利用自己這面旗幟,但是也怕槍打出頭鳥,怕會出事。

現在有了胡先鋒的話,林雨也就明白,經濟停滯不前的問題,已經有人注意到了。

他們在尋求變革之法。

如何平穩地過渡也是個問題。

這個時候林雨出現了,她帶領著農村的農民們殺出重圍,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上面把她樹立為典型,就一定會給予她一定的支持。

她只要不走錯路,初心不變,就不用擔心那麼多。

只要全力把食品廠給發展、擴大就好了。

林雨回到專賣店,正想打電話給大妞,讓她寫宣傳稿打廣告用。

就看到擺在桌子上的報紙。

上面赫然是那篇她替大妞寄出去的文章,講的是青山食品廠的生產過程。

後面聽了林雨的建議,大妞寫了一段廣告詞。

林雨在她那封稿子的後頭,還附上了專賣店的電話號碼。

她伸手彈了彈報紙:“得了,現成的廣告。”

這下不用糾結了。

大妞這篇文章是從工人生產著手寫的,意在讚揚他們的辛勤和奮鬥。

這也是符合現在的主流價值觀的。

小芳興沖沖地說:“廠長,你看到報紙了嗎 ?”

這報紙是她放在桌上,要給林雨看的。

林雨點點頭:“你們都看了?”

“看了,我今天一早拿到報紙就看了,你說,咱們是不是要出名啦。”

之前北城日報的報道出來的時候,還沒有開專賣店。

現在這篇文章刊登在省城的報紙上,肯定有更多人知道他們專賣店了。

林雨立刻吩咐他們:“做好準備吧,下午人流量應該會有一波上漲。”

一早上的時間,足夠很多人看到報紙了。

林雨有過北城日報報道的經驗,知道報紙要傳播出去還需要一點時間。

因此早上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出什麼。

到了下午,果真如她所料,顧客一窩蜂地湧過來。

還有人拿著報紙來問:“這個是不是就是你們的廠?”

林雨笑著回答:“是,這就是我們食品廠,大夥有興趣都可以進來看看。”

看了報紙的人都對上面說的月餅感興趣。

剛好店裡在做試吃活動,許多人嘗完都會買回家。

畢竟中秋節也快到了,家家戶戶都是要買月餅的。

這裡又能試吃,也不怕買回家才發現不好吃。

再說了,這會百貨大樓、供銷社的服務態度也就那樣,難得遇上這家店的銷售員都是笑臉相迎。

新客沒經歷過這種服務,都感覺十分舒心。

試吃也吃過了,也受到了人家的熱情服務,就沒幾個人會空手而歸的。

一下午的時間,專賣店的銷售額就打破了前兩天的記錄。

林雨特意打電話回去廠裡告訴他們這件事,要他們及時加班加點趕工。

另外就是讓家裡人都看看大妞的文章。

多麼令人驕傲的孩子啊。

林家人自然是趕緊去找報紙,看到上面寫著“林文”的名字,再看到她真情實感地描述了工人們的工作場景。

一家人都感到十分驕傲。

林奶奶高興地說:“還好當時我們堅持,讓孩子去讀了高中,你們現在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了吧?”

她這話是說給王招娣聽的。

畢竟家裡還有個二妞呢,讓王招娣看清讀書的好處,免得以後又要阻止孩子上學。

王招娣被她臊得臉紅:“娘,我早就知道錯啦,讀書是好事,我肯定不會拒絕。”

“再說了,以前不是沒錢嘛。”

那會家裡收入少,她有錢也捨不得給兩個女兒用。

她留著錢是要給她兒子讀書的。

現在一家人都有收入,王招娣也不再顧著孃家,現在都攢下一筆錢了。

哪裡還會阻止孩子上學。

林奶奶就不說她了:“要是沒讀書,哪裡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啊。”

她摸摸報紙上的文字,心裡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