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術木偶 作品

第661章 巴黎和會(下)

    “唐、漢、明”這些已有朝代名不太妥當,“華”是我一早就想好的,只是害怕和諧,現在不太敢用。
 

    往古字的國名想的話,“胤”子孫傳襲之意;“昌”興旺興盛之意;“乾”陽剛威猛之意,這幾個字意頭都不錯,大家覺得呢
 

    另南半球屬火,炎也不錯,可這樣一來就和炎帝撞車了。
 

    四月初,歐陽庚在咖啡館還同北洋政府代表團見過一面,他們見歐陽庚的意圖很明顯,希望南華政府能夠給參會代表進言,防止東瀛接替德國侵佔魯省。
 

    面對北洋代表團的請求,歐陽庚雙手一攤,表示無能為力。
 

    第一,南華並沒有參與“十人會議”的資格,沒有發表意見的權力。
 

    第二,北洋代表團的請求,並不符合南華的利益。
 

    南華目前同北洋政府和東瀛政府都是合作關係,因為引進移民需要兩國政府的配合。
 

    若是因為此事出頭得罪東瀛,影響的是南華的國家大計。
 

    第三,北洋代表團的準備並不充分。
 

    作為代表團中最為活躍的顧維鈞,歐陽庚觀察之下,覺得此人年輕氣盛有些言過其實。
 

    顧氏為巴黎和會做了準備工作,但是他所掌握的資料並不完備,對人性的瞭解也很淺薄。
 

    所以魯省問題,最終還是東瀛完勝。
 

    剩下的威廉皇帝領地,加羅林群島、薩摩亞群島以及帕勞群島都交給協約國處理。”
 

    畢竟南華佔據了這麼多的太平洋群島,直接封鎖了東瀛的擴展空間。
 

    說這些根本沒用,人家問你要證據,你沒證據卻大打感情牌,這不純粹的搞笑嗎
 

    他事後還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為自己辯解,巴黎和會之前他對兩國之間1918年秋所簽訂的“換文協定”毫不知情,後來他們逼迫陸徵祥,對方才說出了真相,他追悔莫及,云云。
 

    面對同樣強硬的東瀛和南華,英法美三國只好找來歐陽庚,再次聚在和平廳中開會。
 

    東瀛直接威脅三國,你們不滿足我國的要求,那麼我國直接退出此次和會。
 

    而顧維鈞冒失又衝動的侃侃而談,當看到東瀛拿出的證據後,他直接啞口無言。
 

    但他明知道兩國有密約,卻對其他團員隱瞞了此事。
 

    是以英法美三國裁決者不可能為北洋政府罔顧事實依據作出裁決。
 

    而東瀛通過和北洋政府的私下密約,白紙黑字的證據,完備無缺。
 

    如今把特魯西爾阿曼酋長國給南華,日後南華在波斯灣內的勢力範圍足以同大英抗衡了。
 

    聽到南華只保留一些島嶼,對於協約國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由此可以看出他並不是與顧氏一樣,都是以家國為重的人,他更在乎自己的個人得失。
 

    而我們需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應該學習英國的眼光,把格局放在各個關鍵地盤的戰略要地上。
 

    英、法、美三國,也不可能依照個人的言語,就推翻現成完備的證據和利益關係,而做出對東瀛不利的裁決。
 

    在來巴黎之前,石錦堂委員長曾交代過,非洲的地盤不能放棄,其他的地盤都可以放棄。
 

    最後又博同情,說那些條約都是被東瀛強迫簽署的。
 

    隨著時間遞進,各國針對德國的處理意見也基本達成一致,但是東瀛的要求還沒有滿足。
 

    歐陽庚沒想到這些傢伙如此直接,他想了想,“德國在太平洋上的所有殖民地”
 

    進入20世紀以後,英國加強了波斯灣的封鎖,嚴禁法國和沙俄等國的武裝力量進入這片勢力範圍。
 

    歐陽庚笑著點頭“嗯,是的,部分殖民地。
 

    至於特魯西爾阿曼酋長國海岸在17世紀是海盜的聚集地,大英開始征戰全球的時候,慢慢征服了這些阿拉伯海盜,讓他們上岸依靠採珠業和捕魚業為生。
 

    “是的。”
 

    威爾遜總統開門見山,直接說道“協約國希望南華交出德國在太平洋的殖民地管理權,南華有什麼條件”
 

    但是獲地位置偏遠狹小,在歐洲大戰前又通過截胡內志王國今沙特獲得了哈薩綠洲的地盤。
 

    電影中的顧維鈞形象,明顯是採取了演義的手法,過分拔高了顧氏形象,這個電影和網文的yy沒啥區別。
 

    證據鏈不完整,遺漏了關鍵的材料,所謂“精彩的發言以及立論”,根本站不住腳,被推翻也是正常的。
 

    兩國之間的糾紛,交由英法美三國裁決,要麼你和三個裁決國的利益往來足夠大,可以讓三個裁決國罔顧事實依據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