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術木偶 作品

第436章 巡海級潛艇

 第436章 巡海級潛艇

 1905年5月5日,馬普港。

 海軍司令薛有福帶著一隊海軍士兵來到南華造船廠接收他們的新式艦艇,同時也要對新艦艇進行試航測試。

 鄭廷襄滿面笑容的迎了出來,薛有福同這位老同學寒暄了一陣,然後他們一行人進入了船塢之內。

 船廠泊位上停泊一條長全長58米,寬3.8米,高6米,渾身漆黑形似雪茄的潛艇。

 這艘艦艇是“巡海級”潛艇的首艘艦,並被命名為“巡海夜叉號”。

 薛有福一行人站在岸邊,聽鄭廷襄介紹潛艇的數據。

 “這艘潛艇的水下排水量495噸,採用雙層船殼,內殼是鋼製的耐壓艇體,保證潛艇在水下活動時,能承受與深度相對應的靜水壓力。

 外殼是鋼製的非耐壓艇體,不承受海水壓力,內殼與外殼之間是主壓載水艙和燃油艙等設備。

 這臺潛艇裝備了2臺900馬力的強勁柴油機和1臺300馬力的蓄電池式電動機,水面航速10.6節,水下航速4.6節,續航力3500公里。

 在這艘最新式潛艇的基礎上,國防委的總裝備處上報了改進型的設計圖。

 通氣管可以幫助潛艇能夠在水下航行時,柴油機正常運轉。

 而潛艇下潛時內部的呼吸問題,總裝備處的設計員只能提供一種解決辦法就是高壓氧氣瓶。

 航程大大增加的同時,還能搭載34名官兵。

 東俄戰爭中沙俄海軍就把他們設計的“海豚號”潛艇用在了實戰,只是這艘潛艇因為汽油揮發發生爆炸導致此艦沉沒。

 這艘潛艇搭載的武器也大大增強,魚雷數量提高到8枚,分別放在艇艏4具457毫米魚雷發射管和4個外置吊架中。”

 潛艇自從達芬奇提出概念後一直經歷著緩慢的發展,到了19世紀潛艇的發展越來越契合實戰需要。

 這份設計圖只是在英國人的基礎上做了簡單修改,加寬加長。

 尤其是內燃機的發明,是以各國在汽油機上面開始發力研究,實驗證明汽油機成為潛艇的動力源完全可行,因此許多國家紛紛採用汽油機充作潛艇主要動力源。

 總裝備處的設計員十分聽話的在潛艇上加裝了一根粗大的通氣管,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裝置重要性,只是習慣性的服從石委員長的命令而已。

 ……

 石委員長看過之後,提出在這艘潛艇上實驗一下“通氣管”的設計,以此保證潛艇在水下航行時柴油機也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