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術木偶 作品

218、鋁合金和汽車業

 1886年4月,德國斯圖加特,奔馳汽車廠。

 亮白色的鋁條經過碾展機床很快就被壓制成又薄又輕的平板。

 這些鋁材不是普通的鋁材,而是加入了其他金屬材料的鋁合金材料。

 這種新式的合金材料來自於石老闆的一番指點,奔馳汽車廠才得以製造出了大量輕便的車身材料。

 說到鋁材,不得不說一下,去年剛開始造奔馳汽車時,石老闆就提出以鋁作為車篷的主材。

 當時包括卡爾.本茨,穆勒兄弟都反對石老闆的建議。

 一是因為純鋁太貴,二是鋁質太軟。

 石老闆就提出在鋁中加入其他金屬材料,從而製成鋁合金材料。

 這個提議讓奔馳汽車廠的幾位股東都有些遲疑,但是他們在材料實驗室嘗試一番過後,立刻同意了石老闆的建議。

 然後奔馳汽車廠和本茨發動機廠聯合收購了斯圖加特的一家制鋁工坊。

 沒錯是製取鋁的工坊,“電解鋁法”沒發明之前,全世界的鋁總共只有200噸左右。

 這些純鋁大多是經過“熱還原法”製取純鋁的。

 在實驗室高溫條件下,用鉀或鎂等活潑金屬還原氧化鋁取得金屬鋁,稱之為“鎂熱法”。

 或用純鈉還原鈉鋁的混合融鹽而得到金屬鋁,稱之為“鈉熱法”。

 是以在1855年的巴黎世博會上,鋁得以和珠寶共展,當時鋁的註解是:來自黏土的白銀。

 而在幾年後(1889年),門捷列夫將會因為製作出了元素週期表,得到英國皇家學會的嘉獎,而獎品就是鋁製的花瓶和茶杯。

 收購制鋁工坊後,石老闆帶著制鋁工坊的化學家攻關了一個多月終於完善了以電解冰晶石-氧化鋁熔鹽溶液的“電解鋁”工藝流程。

 這家制鋁工坊更名“斯圖加特亨利鋁材廠”,並開始佈設電解鋁設備。

 終於在1885年第四季度末期實現了純鋁的規模生產,這種制鋁方法業已註冊了專利。

 此舉一下子斷了2個年輕人的財路,分別是法國人埃魯和美國人霍爾,這兩位年輕將會在1886年分別獨立掌握電解鋁的製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