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術木偶 作品

159、柏林會議(下)求訂閱!!!

 奧托.馮.俾斯麥不得不說是里歐洲近代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人物,對德國的統一,國力的快速崛起,都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遠在東亞的兩位大人物,李鴻章和伊藤博文都忍不住碰瓷這位鐵血宰相,可見這位的影響力有多麼巨大。

 年輕的威廉親王對他憧憬敬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位親王殿下登基成為德皇兩年後就急匆匆的趕走了俾斯麥,而後者也是羞憤難忍,對於威廉二世的不滿怨恨溢出天際。

 在俾斯麥死後的墓誌銘上只留下一句話:馮·俾斯麥侯爵——威廉一世皇帝的忠實的德國僕人。

 因為“憧憬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管之前如何憧憬愛慕,一旦切實相處就會生出“仙女也會拉屎的”偶像幻滅感。

 威廉二世之所以會膨脹難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德國國力的快速膨脹,國內軍國主義思潮泛起,威廉二世的性格又頗為魯莽易怒。

 兩相結合正好形成一股傲氣,銳氣,想要打破一切陳舊腐朽的舊勢力。

 而俾斯麥克制穩健的風格在新皇帝看來就是一股暮氣陳舊的表現,兩方自然不能融洽相處鬧掰在所難免。

 ……

 說遠了,石錦堂看清了這位有著挺翹鬍鬚的威嚴老者後,很自覺的低下了頭,然後耳邊傳來一片謙卑的問候聲,此起彼伏。

 巨大的人望,豐富的人脈,側面反映出俾斯麥的成功來之不易。

 有他的把控,德意志這個新生帝國才能披荊斬浪的奮勇向前。

 失去了他的掌舵,短短二十年,德意志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帝國重臣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

 會議正式召開,俾斯麥宰相發表了簡短的開場辭後,就坐了下來,讓各國代表自由發揮。

 法、比、葡三家代表貼臉肉搏,唾沫橫飛言辭激烈。

 就這樣一下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俾斯麥好整以暇的宣佈休會,明日繼續。

 爭吵互噴成了會議的主旋律,但是還是有聰明人的。

 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在會場上派手下和人吵架,場外他同各國私下聯繫。

 許諾給予同等特權,放棄進出口貨物的商稅,以及開放通航。

 一通許諾下來,耗了大半個月。

 幾大強國都同意了利奧波德二世以個人名義擔任中非內陸大片疆土的元首,並把這片區域取名“剛果自由邦”。

 只是這片國土同原時空唯一的不同,就是曲桑乾在石錦堂的要求下提早一步,先同加丹加高原上的土著酋長部落簽訂了交割領土權的協議。

 是以加丹加銅礦帶處在了“隆達守備團”的控制之下,也就成了南華公司的地盤。

 ……

 法國和葡萄牙無奈認同,法國佔據剛果河以北地區,葡萄牙在法國人的勢力範圍外佔據了一塊飛地“卡賓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