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在這微妙氣氛中,王景文如同一隻敏銳的貓,憑藉多年陪伴君側的經驗,早已練就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他適時地捕捉到從靖江帝身上瀰漫開來的那份焦慮,便以一種既恭謹又不失體恤的步伐迅速貼近,聲音低沉而穩重地詢問:“皇上,您此刻在尋覓何等貴重之物?奴婢願全力以赴,為您分憂解難。”

 靖江帝聞聲,抬起的手輕輕一揮,彷彿是要拂去心中的陰霾,那一瞬的動作裡蘊含著帝王的決斷與從容。他巧妙地轉移了話題,將視線投向更為實際的國事政務,話語中卻依然流淌著對臣子們工作的深深掛念:“此事暫且擱置,朕更關心的是林小風與李一豪兩位大人的施政成效。近來他們所管轄之地,是否有了新的變化或進展呢?”

 面對皇上的問詢,王景文反應機敏,眼神熠熠生輝,全神貫注地回應道:“啟稟皇上,李一豪大人治下的靳臨坊,經過他的精心擘畫與雷霆手腕的治理,現如今呈現出一番卓越出眾的景象。據朝廷廠衛密報詳述,那裡已然成為一幅生動鮮活的盛世畫卷,街道巷陌潔淨如新,秩序井然有序,彷彿是天地經緯交織而成的一部精緻長卷,正緩緩在世人眼前鋪展。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李大人獨樹一幟,召集了一批飽讀詩書、才情橫溢的儒者,他們在街頭巷尾的亭臺樓閣之間,或是激昂吟詠千古詩篇,或是潛心鑽研學術理論,這般文人雅集的場景,就像璀璨星辰鑲嵌在寂靜的夜空,吸引了絡繹不絕的行人停下匆忙的腳步,沉浸在這濃厚的文化氛圍之中,靜心聆聽,沉醉品味。這種高雅風尚,悄無聲息地啟迪了百姓的心智,使他們沉浸在深厚的傳統禮儀文化的洗禮之下,得以濡染並逐步提升自我。”

 尤其讓人嘖嘖稱奇的,不過是短短几日光陰流轉之間,靳臨坊內的一眾百姓卻猶如歷經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蛻變。那昔日裡街頭巷尾的市井小販們,一個個開始洗盡身上的粗俗氣息,他們紛紛學起了謙謙君子的模樣,不再肆意放縱地高聲喧譁,取而代之的,則是他們那沉穩有序的步伐與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的恰到好處的分寸感。坊間的士子們,不論是尚未嶄露頭角的秀才,還是胸懷壯志的舉人,都對李大人的施政手腕讚不絕口,將其視為一種深入人心的教化策略,堅信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醞釀,這份用心良苦的努力定能喚醒黎民百姓對禮法的自覺遵循,引領他們一步一步邁向那個孔夫子曾竭力倡導的“克己復禮”的神聖理想國。

 在這份由衷感慨中,王景文以其深含敬仰而又堅定不移的語調做出了這樣的總結:“一句話,李大人在靳臨坊的治績赫然,深入人心,他以切實的作為贏得了百姓們源自心底的擁護與愛戴。如今的靳臨坊,正煥發出一股生機勃勃的氣息,處處洋溢著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彷彿一個生動鮮活的世外桃源,矗立在這繁華世界的一隅。”

 那坊區的一磚一瓦、一人一事,都在李大人的悉心耕耘下,悄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販們的眼神中少了狡黠多了誠懇,他們的笑容裡,混雜著市儈與儒雅,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韻味;讀書人們手中的竹簡筆墨,彷彿也沾染上了李大人的智慧光輝,他們研讀經籍時更加專注,討論時事時更為理性。這一幕幕微妙的轉變,就如同初春的細雨潤物無聲,卻又勢不可擋地改變了整個靳臨坊的氣質風貌。

 李大人本人的身影,在這坊間各處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身影出現在熙熙攘攘的市集上,出現在書香四溢的學堂裡,甚至出現在尋常百姓家的門檻邊。他的言語不多,卻句句擲地有聲,他的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出那份對民生疾苦的深深關切以及對儒家理想的堅守追求。

 因此,王景文那一席慷慨激昂的陳詞,不僅僅是在頌揚李大人的卓越政績,更是在向世人宣告,靳臨坊已然成為了一個教化人心、崇尚禮儀的典範之地,它的每一步成長與進步,都是對李大人治世之道的有力佐證。而在那美好願景的指引下,靳臨坊的未來,無疑將更加光明,更加值得期待。

 此時此刻,靖江帝的唇角徐徐展開一抹深藏哲理的笑容,猶如歲月雕刻在他臉龐上的歷史痕跡,那一彎弧度裡蘊含著閱盡滄桑後的睿智光華。他手中緊握的碧玉瓷盞,細膩溫潤,恰似掌中一方世界,其中盛載的熱茶仍在嫋嫋升騰,每一道滾燙的茶汁滑落舌尖,似乎都在訴說著他洞察世事風雲變幻的無邊智慧。

 “李愛卿,你的才能,朕心如明鏡,深知你恪盡職守,不過短短數日光陰荏苒,你竟已創造出如此斐然的功績,實令朕驚訝不已。”靖江帝的話音雖輕描淡寫,卻如同平靜湖面下的暗流湧動,流露出對李一豪卓越貢獻的深深嘉許與由衷敬佩。他微微挑動的眉梢,細緻入微地品茗動作,無不是這位雄圖霸業者內心深處讚許情感的細膩映射。

 而在這威嚴背後,靖江帝那飽經風霜的臉龐上又浮現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惋惜,如同秋水盈盈漫過凋零殘荷,無聲地流淌出對江山社稷未來的憂慮。只見他微微搖頭,彷彿這一瞬間的動作便承載了天家骨肉之爭的沉重負荷。“唉,太子與李大人的個性矛盾,猶如冰火不容,太子對待李大人那些宛如珠璣的諫言,竟視若無睹,倘若太子能夠虛懷若谷,悉

心接納李大人那深不可測的學問見識,那麼對於太子的成長教化而言,必然是綽綽有餘矣。”

 說話間,靖江帝的目光悄然轉移,如同鷹隼般犀利地鎖定另一位臣子——林小風。他點評道:“林小風此人才華橫溢,偶爾亦能嶄露頭角,然而其性情卻猶如疾風中的勁草,瀟灑不拘卻又欠缺那份面對鉅變仍能鎮定自若的沉穩氣度,朕為此常常夜不能寐,心頭滿是憂患與不安。”

 王景文聞此言,面上神色不動如古井,眸光沉寂似深淵,然而內心裡卻已是驚濤駭浪,洶湧澎湃。他的臉色雖淡漠如常,口中卻在無聲的唇齒開合間低吟:“林小風之事,吾輩不必過分涉足,妄議紛紜實屬無益之舉,此人非吾等尋常所能招惹,避之尚可保全身家,若稍有不慎,一句不當之辭觸碰其敏感之處,只怕又要引得皇上雷霆震怒,天威難測。”欲辯駁一二,卻又懼於皇權赫赫,深知溜鬚拍馬並非自身所長,只得在心頭湧起一陣悲涼的喟嘆,哀怨命運之弄人,怎會讓自己在這龍蛇混雜的朝廷之內,與林小風共舞於權力的遊戲之間!

 靖江帝再次開口,言語如冷冽山泉,流轉於靜謐空氣之中,話題悄然轉向了林小風近日的動態。王景文聞此一言,喉頭似被無形之手扼緊,話語在舌尖輾轉反覆,遲遲無法清晰吐露。對於林小風在北廊坊那如同一團亂麻般的複雜處境,真是千絲萬縷,糾結不清,混亂至極。

 靖江帝眼尖心細,捕捉到王景文的細微變化,一雙銳利的眼眸微微上揚,炯炯的目光直逼而來,追問道:“為何,突然啞口無言了?”王景文頓時面色微紅,尷尬之情溢於言表,他強行穩住心神,嗓音略帶顫抖地回答:“回稟陛下,北廊坊那一隅之地確實有其獨特之處,其他暫且不提,單論公共衛生管理一項,坊間盛傳其嚴格程度可謂首屈一指。”

 王景文接著敘述,臉龐肌肉隨著言語的變化,勾勒出一幅微妙的表情畫卷:“不過,據廠衛秘報所述,那裡竟然發生了一樁令人咋舌之事——僅僅因為隨地吐痰或是便溺這般小事,便有平民百姓被北廊坊的小吏逮個正著。”此刻,他的言辭中交織著小心翼翼的事實陳述與對林小風施政手段的微妙評判。

 這一系列事件,在民間如火如荼地蔓延開來,引起一片譁然,恰似一顆石子投入寧靜湖面,蕩起陣陣漣漪,擴散至四面八方。靖江帝對此情報非但未顯憤怒,反而仰天大笑,那笑聲洪亮如銅鐘,深邃悠遠,彷彿一切皆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中。他笑著道:“呵呵,林小風啊林小風,朕早有預見,他在北廊坊的手段及獨特之處,恐怕比之陽曲縣更為出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笑聲之中,靖江帝流露出對林小風獨到見解的讚賞與玩味,彷彿早已洞悉其人的廬山真面目。

 靖江帝的笑容猶如一幅深藏機巧的畫卷,其間閃爍著狡黠而璀璨的光澤,宛如一塊飽經歲月磨礪的翡翠,在他的面龐上鑲嵌出獨特的韻味。當他徐徐述說那次陽曲縣的巡察往事時,話語中流淌出的盡是戲謔與自嘲:“遙想當年,朕因一念之差,隨意向地上唾了一口痰,卻不料被那個眼尖手快的林小風抓了個現行,甚至還因此賠付了幾枚銅板的罰金哩!”他的眼神熠熠生輝,靈動萬分,彷彿能夠穿越層層時光的帷幕,將人帶回那個尷尬而又妙趣橫生的剎那。

 然而,靖江帝的笑容如同落日餘暉般悄然隱退,面容轉換為莊重肅穆之態,這一變化並未逃過貼身侍臣王景文敏銳的眼眸。王景文察言觀色,立刻收起自己的笑容,隨著靖江帝的節奏調整了語氣,賠笑道:“林大人在治理環境衛生方面的手段的確獨特而嚴厲,雖然僅因隨地吐痰便加以處罰,看似苛刻至極,但實則是對公共秩序的堅守。”

 王景文繼續以一種沉穩而猶豫的語調細述道,彷彿每吐出一個詞都經過了內心的反覆權衡:“據說如今的北廊坊,連那巍峨的城牆牆體也不曾放過,均被刷上了醒目的警句標語,時刻提醒百姓要關注公共衛生,嚴禁隨地大小便。”他略微停頓下來,像是在梳理思緒的經緯,隨後緊咬舌尖,下定決心揭示了一樁更為離奇的政務:“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林大人還出臺了一項名為‘如廁抽獎’的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