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蔥 作品

第1258章 考古大佬:要相信科學(完)(第2頁)

 子路受牛的故事就告訴人們,沒有人會放棄自己的利益去拯救別人。

 而且文物不同於人,一旦形成獎勵性的徵收制度也是很危險的。

 目前大多數機構的做事原則是進行象徵性的金錢獎勵,以及錦旗等精神獎勵。

 如果是珍品,放到博物館展覽的時候,還會在文物信息欄上寫上上交者的名字。

 要想讓國家的文物環境越變越好,肯定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辦成的,得徐徐圖之。

 ……

 這之後許多年,顧陌繼續從事自己的考古事業,

 她還在當前科技水平允許的情況下,發明了不少考古和文物保存高科技,直接減少了文物出土帶來的損失。

 這些技術甚至還在全球範圍內通用,顧陌也依靠自己的發明和專業性,成為考古學內的大腕人物。

 某次她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問到她對於時下盜墓小說的看法。

 “你認為,盜墓小說的存在是否為青少年引導了一條不正確的價值觀?”

 顧陌說道:“盜墓小說的主角通過盜墓等不勞而獲的手段獲得金錢方面的成功,某種程度上所傳遞的價值觀的確有誘導之嫌,但小說是小說,現實是現實,大多數不會因為看了幾本犯罪懸疑小說,就真的去犯罪,不會看了幾本愛情悲劇小說,就全都去殉情自殺,不會在酒駕被抓的時候,說自己是看了四驅兄弟,同理,青少年看盜墓小說,本身是因為好奇,很少有人看完盜墓小說就立志投身盜墓事業的,也許有,但這樣的個例,你不能說全是因為盜墓小說造成的。”

 但顧陌不否認有些盜墓小說,並沒有把盜墓當做罪惡去揭露,而是對其行為大加讚賞。

 這種價值觀對於身心健康還沒有發育完全的青少年來說,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近些年來,由於國家對於文物教育方面的宣傳力度在不斷加大,公眾對於這方面的認知也不斷深入,這種影響也在逐漸減小。

 同時,廣大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也並沒有白費,考古專業不再是被人誤解的冷門專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勇於投身考古事業中,這讓華國的歷史越來越豐滿,民族的底蘊越來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