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修狗 作品

第19章:軍國主義的日軍,原子彈下無冤魂(第2頁)

    所以,他們跑了活下去也好,至少比給那些主力軍擋子彈好上一些。

    這場戰爭註定是失敗的,微操大師能把天胡開局玩輸,更何況是這一場大混戰。

    晚上的淞滬戰場有些安靜,日軍在晚上停止了進攻,沒有像美軍那樣的照明彈,飛機就無法在夜間進行作戰,炮兵也無法對打擊目標進行定位,所以,晚上的日軍停止了進攻,這給了阻敵的國軍喘口氣的間隙。

    淞滬戰場的日軍兇猛嗎?兇猛,這一時期的日軍單兵素養是數一數二的,甚至超過了美軍。

    受到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日本花了數十年的時間訓練士兵,男子從小就接受訓練,以備將來到軍隊服役。軍國主義更是滲透到了日本的男孩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日本的玩具店幾乎成了戰爭神社,玩具士兵、坦克、頭盔、軍裝、步槍、高射炮、軍號和榴彈等軍事玩具應有盡有。日本男孩們用竹竿當步槍,在街上玩打仗遊戲,有些孩子甚至把木棍捆在身後,然後把自己想想成執行自殺任務的‘人肉炸彈’,認為自己是為國捐軀的英雄。

    有一名叫填枝元文的日本教師曾回憶,我在戰爭時期曾反覆教育男生拼命學習,鍛鍊身體,徵兵檢查爭取甲種合格,作為神兵奔赴戰場,高喊‘天皇陛下萬歲’,光榮戰死,讓靈魂供奉在靖國神社,這才是日本男人的本色。

    他們向學生灌輸日本的天定命運就是要征服亞洲,並作為最優秀的種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協助國家完成這一神聖使命是每個學生的責任。

    他們教年齡小的男孩操作木製模型槍,教年齡較大的男孩使用真槍。學校的教科書成為了軍事宣傳的工具,有一本地理書甚至以日本的版圖為擴張的理由:“我們看起來就像是亞洲的先鋒,勇敢地朝太平洋挺進。與此同時,我們也隨時準備保衛亞洲大陸免遭外部侵略。”

    日本的教育體制已經變得相當軍事化,甚至滲透到了小學,從小學開始,日本小學生就要排成完美的隊形,步調一致的搖旗行進。日本人對自己人也非常狠,為了讓小學生聽話,教師像具有虐待傾向的教官一樣,打學生耳光,對學生拳打腳踢,或以竹棍、木劍抽打學生,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他們體罰學生,會讓學生揹負重物跪在地上,或赤腳站在雪地裡,或圍著操場奔跑,直到力竭倒地方休,對待小學生都如此狠辣。他們對待那些有抱負的軍官而言,訓練更為苛責。

    所有軍校的學員必須修完位於市谷的軍事學員全部課程,那裡的營房擁擠,食品匱乏,教室沒有暖氣,不像是學校,更像是監獄。

    在英國,一名軍官在經過一千三百七十二小時的課堂學習和二百四四五小時的課外自學以後,就可以獲得任命。

    而在日本,標準要求則是三千三百八十二小時的課堂學習和兩千七百六十五小時的課外自學,軍校的學員不僅僅要完成每天極其苛責的身體訓練,還要學習歷史、地裡、外語、數學、科學、邏輯、繪畫和書法等課程,並且要求他們所有的課程都是完美,獲取勝利。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軍校學員都必須確定‘永不言敗的信念’。

    這已經不是學習,而是洗腦。

    日本士兵被徵召入伍參加‘聖戰’時,都被視作向天皇盡忠,往往要在城市的主幹道上列隊而行,接受普通民眾的熱烈歡送,有的士兵在人群中發現了親人,就上前擁別,然後揣上一片家人精心縫製的‘千人縫’,享受整個家族的護佑和榮光。

    所以說,原子彈下無冤魂。

    正是這種瘋狂,讓日軍在戰場上尤為兇猛。

    美軍和日軍的的不同之處就是,日軍不怕死,具備一定的火力,而美軍是怕死,但是具備超級強大的火力,但在二戰期間的美軍還是非常牛的,那些不怕死的美軍都在二戰死傷殆盡了,要不就負傷退役,後續的朝鮮戰場加入軍隊的絕大多數都是學生,經過簡單的訓練就被拉到了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