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 作品

第239章 洮水之戰

姜維分付張翼該怎麼辦,又分付著夏侯霸該怎麼怎麼辦:二個人帶著計劃走了;姜維就自己帶著大部隊看著洮水排列兵陣。王經帶著好幾個牙將保鏢出來問:“魏國跟吳國、蜀國,已經形成了鼎足之勢;你多次進入賊寇的地盤,這是為什麼?”

姜維:“司馬師無緣無故廢立新主,鄰邦理應過來打抱不平興師問罪,更何況還是仇敵的國家呢?”

王經回頭看著張明、花永、劉達、朱芳四個將軍說:“蜀兵背水當做陣地。失敗就會全都沉沒在水裡了。姜維非常驍勇善戰,你們四個將軍可以過去跟他打一打。他們要是想要撤退,就可以乘勝追擊。”

四將來到戰場上分列四邊,過來跟姜維打架。姜維只是配合著打了幾下,就調轉馬朝著本陣裡跑了。王經大肆驅趕著士馬,一齊追了過來。姜維帶著兵朝著洮水這裡跑了;快到跑了近水,呼喚著將士:“我們已經被他們逼到絕路了!成敗在此一舉,跟他們拼了!”

眾將士紅色的血氣好漲,血氣值已經充滿,一起奮力殺了回去,魏兵打了大敗仗。張翼、夏侯霸抄在魏兵的後面,兵分兩路殺了過來,把魏兵圍困在陣中心。姜維奮武揚威,跳進了魏軍軍隊了,施展著最近悟得的迴旋連環刺,魏兵開始大亂,這些絕大殺招之下開始互相踐踏,死了大半的人,被逼跳進洮水的人非常多,這洮水成了一汪血海,成萬個頭顱緊閉雙眼,屍首分離著,屍首累成了一個又一個小山堆,王經帶著失敗的兵全力突圍而出,直接朝著狄道城跑了,

跑進了城中,緊閉城門防守著。

姜維大獲全勝,犒賞完軍士之後,就急著想帶著兵過去攻打狄道城。

張翼過來建議:“將軍已經完成功績任務,威名震懾魏國,可以停戰了。現在要是還要再過去打他們,要是打不過,就像畫蛇添足了呀。”

姜維:“我不這樣認為。以前總是作戰失敗的時候,還想著要進取,以圖縱橫中原;今天我們經歷了洮水一戰,魏國人人膽破魂裂,我想著狄道是唾手可得。你們就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

張翼:“我不是這個意思,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時激進恐怕不合時宜吧”,

姜維:“你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

於是帶著兵過來攻取狄道城。

雍州的徵西將軍陳泰,正想帶著兵和王經一起報這兵敗的仇恨,只是兗州刺史鄧艾帶著兵過來了。陳泰出去接應,失禮完畢後,

鄧艾:“今天奉大將軍的命令,特地過來幫助將軍攻破敵人的。”

陳泰:“那我現在該怎麼辦?”

鄧艾:“洮水這場戰役已經讓他們得勝了,要是該招來羌人那些難纏的人,去東邊爭奪關隴,下令圍攻這四個郡縣:這是我們現在面對的大患呀。現如今他們卻僅僅只想過去圖下狄道城這座城池;這狄道城牆非常堅固,一時之間難以攻破,不過去白白浪費力氣罷了,我現在帶著兵來到項嶺,然後再帶著兵攻打他們,蜀兵一定會失敗的。”

陳泰:“真是妙法呀!”

陳泰先撥走了二十隊兵,每隊有五十個人,都帶著旌旗、鼓角、烽火這些東西,白天黑夜潛伏著,來到狄道城東南高山深谷裡面埋伏著;就等著姜維的兵過來了,商定好一起敲鼓吹號角當內應,晚上就舉火放炮言語騷擾,腦控來騷擾他們。分派完畢之後,專門等著蜀兵過來,就這樣陳泰、鄧艾,各自帶著二萬兵馬陸續出發了。

姜維圍住了狄道城,讓兵從八面攻打他們,一連攻打了很多天都沒有攻打下,心裡非常鬱悶,正想不到有什麼辦法的時候。

這天黃昏時候,忽然好幾次次流星馬過來報告:“有兩路兵從對面過來了,旗上寫著明堂堂的大字:一路是寫的是徵西將軍陳泰,一路寫的是兗州刺史鄧艾。”

姜維一看見勢均力敵的鄧艾出場了,心裡大驚,邀請夏侯霸過來商議。

夏侯霸:“我以前就跟將軍提到過:這鄧艾從小深知兵法,通曉地理。現在帶著兵過來了,是一個強勁的敵人。”

姜維:“他們的軍隊遠道而來,我們不讓他找到地方住下來,就可以過去攻打他們了。”

姜維留下張翼打城池,讓夏侯霸帶著迎擊陳泰。姜維自己帶著兵過來迎擊鄧艾,走了不到五里路,忽然聽見東南一聲炮響,腦海裡傳出嗡嗡的聲音,鼓角聲震動了地面,火光刷的一下子燃燒的火烈。姜維騎著馬看的時候,只看見周圍都是魏兵的旗號。

姜維感到非常驚訝:“我中了鄧艾的奸計了!”

當下傳下令讓夏侯霸、張翼各自放棄狄道迅速撤離。因為這一系列事件,蜀兵都退到了漢中。姜維自己過來斷後,只聽得見背後的鼓聲不絕於耳,一直敲個不停,姜維退進了劍閣的時候,才知道這二十多處敲鼓聲,都是過來嚇唬自己的。

姜維收回軍隊退守在鍾提。

劉禪因為姜維有打下洮西的功勞,降下口詔封姜當大將軍。姜維接受了職位,上表謝主隆恩,想要復出,帶著師團商量著討伐魏國的辦法。

這就是:已經成功就不必要再添蛇足,討伐賊人還要想著他們虎威還在。

姜維帶著兵退守來到了鍾提,魏兵帶著兵屯守在狄道城外面。王經出來迎接陳泰、鄧艾進入城池,

拜謝:“多謝陳大人,鄧大人帶兵過來救急,來我府上一敘”

擺設了一桌宴席,犒賞了三軍。陳泰把鄧艾的功勞,申請奏告給魏主曹髦,曹髦封鄧艾當安西大將軍,帶著虎符,帶領著東羌校尉軍團,跟著陳泰來到了雍州、涼 州這些地方。鄧艾上表文謝陛下恩典,陳泰設宴席跟鄧艾祝賀著:“姜維晚上逃走了,他們的力量已經枯竭了,不敢再出來跟我們打了。”

鄧艾捋著鬍子笑著:“吾料想這蜀兵有五條一定要出來的原因。”

陳泰:“哦,那是哪五條”,

鄧艾:“蜀兵雖然撤退了,最終是有大勝仗的機會;而我們的兵最終有衰弱失敗的結局:這是第一條姜維要出來的原因。蜀兵都是孔明教練演習的,這些精銳的士兵,非常容易聽從調遣;而我們的主將經常更換,軍隊又訓練不熟教:這是他們想要過來打我們的第二條原因。蜀人伐多用船行走,我們軍隊都是旱鴨子,勞作不同;這是他們想要出來的第三個原因。狄道、隴西、南安、祁山這四處都是防守的地方;蜀人有的聲東擊西,說著南邊不好卻過來攻打北邊,我們的兵必須分頭守著;蜀兵合為一處精銳過來,可以用一隊抵擋我們四分的軍隊:這是他們想要過來的第四個原因。要是蜀兵從南安、隴西過來,那就可以取來羌人的的糧食;要是從祁山出來,那就有小麥可以吃:這是他們要過來打我們的第五個原因。”

陳泰聽了鄧艾分析的頭頭是道,徹底服了;“公料敵如神,這些蜀兵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

於是陳泰跟鄧艾結為忘年之交。鄧艾就把雍州、涼州這些地方的兵,聚集起來,來到一個軍校裡,每天過來操練;各處的關口驛站,都設立了快遞驛站,來防備不測的事情發生。

姜維在鍾提擺設出了筵宴,聚集來各個將軍,商量著討伐魏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