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的蛙 作品

第170章 帝星(第2頁)

 讓人開始讀口詔:

 朕在位三十二年以來,遭受天下動盪權利覆負,有幸依靠祖宗的在天之靈,多次危難之後劫後餘生。可是今天觀看著天象,向下俯視體察民心,炎精的數理已經終結了,開始大運的人又在曹氏這裡。這是以前的王既然樹立了神武的跡象,現在的王又過來光耀著明亮的品德,用來順應天意。歷經數帶昭然明朗,從這點就可以知道了。這是大道運行之時,以天下的百姓為主;唐堯不會沒有私心把國家給厥子,因此名聲傳播廣為人知,朕心裡也是非常獻慕的,今天追念重複堯時期的典故,禪位給丞相魏王。魏王就不要推辭了!

 曹丕聽完後,就想著接受詔書。

 司馬懿過來勸諫說:“不行,雖然詔書玉璽都自己歸於自己,殿下應該先表示謙遜的言辭,用來杜絕天下人的毀謗。”

 曹丕聽從了,讓王朗作表率,:“臣德行淺薄,請求求大賢來正天位。

 皇帝看了表書,心裡非常驚恐懷疑,前幾天還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樣,今天怎麼突然這麼友好了,跟群臣說:“魏王這人這麼謙遜,我該怎麼辦?”

 華歆:“以前魏武王接受王爵之位的時候,推辭了三次沒有答應,然後來才被迫接受封爵,現在陛下可以再次降下詔書,魏王自會答應聽從的。”

 皇帝沒有辦法了,又下令讓桓階起草詔書,派來高廟的使者張音過來,拿著符節捧著玉璽來到魏王的宮殿。

 曹丕開始讀詔書:

 諮詢你魏王的事情,上表書文表示謙讓。朕偷偷覺得漢朝的道路已經爛了,這日子已經很久了;有幸以來武王曹操,德行承擔著國運,奮力揚起神武之威,剷除兇殘暴動,清除平定了這片地方。現在魏王曹丕繼續承接國運,仁德極致普光昭昭,聲名被於四海,仁義的風氣扇動八區之地;說是天的歷數,實在是太謙卑了。以前虞舜有大功二十件,卻因為天下而放棄功勳禪位;大禹有疏通治水的功績,而看重變化的規則禪位了皇帝的位置。漢朝要承接堯帝的氣運,有傳達聖教的義務,應該順應天庭的意思,接受上天的命令,讓史官張音,拿著符節還有皇帝的玉璽官綬。讓魏王接受!

 曹丕接著詔書非常高興,跟賈詡說:“雖然下了兩次詔書,可是我還是擔心天下的後人,免不了要說我篡奪盜竊的罪名呀。”

 賈詡:“這事容易,可以再讓張音帶回玉璽印綬,再讓華歆跟漢帝說要築一法壇,叫做受禪壇;選一個吉日良辰,會集大大小小的王侯公卿,一起來到壇下,讓天子親自交出璽綬,禪讓天下給魏王,就可以為群眾解釋清楚和懷疑從而斷絕眾人的議論了。”

 曹丕非常高興,就下令讓張音帶回他玉璽印綬,仍然寫著文章顯示謙恭和推辭。張音回來稟奏給獻帝。

 皇帝問這些群臣說:“魏王想要王位又過來推辭,這是想幹什麼?”

 華歆秉奏:“陛下可以修築一個法壇,名字叫做受禪壇,會集各位公卿還有黎民百姓,明白你是禪位出去的;那陛下的子子孫孫,一定都會蒙授魏王的恩惠了。”

 皇帝看著殺子害妻的仇人,咬牙切齒,只從那次變故之後膽子給嚇沒了,只能聽從,就派了太常大院的官員,在繁陽占卜,修築起了三層的高壇,在十月庚午日寅時舉行禪讓大典。

 到了時期,漢獻帝邀請魏王曹丕登上法壇接受禪讓,壇下雲集大大小小的官僚四百多個,御林軍虎賁禁軍有三十多萬,皇帝親自捧著玉璽在太陽下交給了曹丕。曹丕這才接受。

 壇下的各位大臣跪下聽著封冊:

 諮詢了魏王!以前唐堯禪位給了虞舜,舜也把王位給了大禹:天命不從人的常理安排,只給有德行的人。漢朝的道已經荒廢了,世上失去了應有的秩序;這事降臨到朕的頭上,面臨著大亂滋生昏潰,那些狠惡歹毒的人更加恣意叛逆,天宇的大道都被完全顛覆。依靠武王的英明神武,拯救這些四方的危難,只想著怎麼宿清一偶,用來保護我的宗廟的祭祀;豈求給與魏王,使九州都受到惠澤。現在魏王接受天意承繼承大統,這是德行的光輝普照著天下;恢復習文練武的基業,彰顯出你的偉大。天皇的靈魂降下祥瑞,人神都出來告說;只有高風亮節的風采,天師賜予朕的使命。都說你的度量可以顯示在虞舜讓位這件事上,用率先用我唐帝的法典,恭敬謙遜你讓位。不要只是一個戲言!天下的命運劫數全都取決於你,君上應該全力順從禪讓大禮,得到萬國的膜拜用來肅清承接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