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3章 興師伐齊(1)

    升為正卿的智瑤野心勃勃,迫切想提升智氏的影響力。要增加自家實力,只得為國出力,藉此謀得封邑賞賜,擴張領土,繁衍人口,發展生產,增加積蓄。若想得到封賞,必須藉助兵戈,若要出師,必須有名。此其一。
 


    再者,興師動眾,必須有贏的把握才能說服國君。討伐哪國勝算最大,也是個問題。為此,他冥思苦想,難以取捨。
 


    忽聞一聲清脆的敲門聲,智瑤揚聲說道:“進來。”很快,兩名青衫黑帽的男子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宗主命我二人前來,不知有何事吩咐?”說話的是蓄著短粗鬍鬚、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名叫張武。說完,他看向身旁面容白淨、身形略瘦的青年男子,兩人默契的點點頭。後者叫智國,是智瑤的哥哥智宵的兒子。二人同為智瑤的家臣,是智府出了名的謀士能人。
 


    “若是用兵,討伐哪國為好?”智瑤也不含糊,開門見山道。
 


    “用兵?”張武顯然被這個話題嚇了一跳,他微微皺眉,問道:“不知宗主因何事要用兵?”
 


    “若非用兵,如何增強智氏的實力?”智瑤反問道。
 


    “明白了。”智國用力點頭,“利用公室之力以晉國之名,伐諸侯顯名聲,藉機擴張智氏領地。”
 


    “若是如此,魯、衛、宋、鄭皆可伐。只是——”張武欲言又止。
 


    “不可伐魯,萬萬不可。”智國一邊說,一邊連連搖頭。
 


    “為何?”智瑤大為驚詫。魯國並非大國強國,甚至跟宋、鄭相比,國力也相差一大截。
 


    “在下可替宗主解惑。”張武自告奮勇,得到智瑤許可後,繼續說道:“滅吳之後,越地與魯接壤,越王已遣使往魯聘問,魯國亦有使者去越,雖未正式簽約結盟,想來已不遠。越國鋒頭正健,國力蒸蒸日上,與其爭鋒,於晉不利。”
 


    要借公室之名與魯相爭,出於新霸主揚威之需,越國一定不會坐視魯國被侵佔卻置之不理。此時的晉國,四卿專權,智瑤能用的,只有可憐的公室兵力再加自家的軍隊武裝,實在沒必要去招惹鋒芒畢露的越國。
 


    “伐魯已被排除,接下來就看是否伐衛——”智瑤想了想,緩緩說道:“實無必要。”
 


    “宗主何出此言?”智國很好奇,除了魯國,衛國應該是最適合捏的軟杮子。
 


    “從前趙鞅對衛國蒯聵多少庇護照應,結果呢?就是個白眼狼。歸國之後三請四催,以國君之名邀請他到晉國都推三阻四。用兵於衛,費力功小。現在這個衛國國君,據說也是倒行逆施引得怨聲載道。既然如此,不如等他們自行決出結果再說。”說完,智瑤癟癟嘴,一臉的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