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悶蛋的夢 作品

第307章 木匠成親,見新娘手大粗糙有蹊蹺,他裝病逃過一劫

    劉子銘七歲的時候,他隨母親王氏逃難來到賈家村,村裡的百姓純樸,見他們孤兒寡母的可憐,就給他們蓋了兩家茅草屋,母子兩個又開了二畝荒地,就算安家了。



    王氏心靈手巧,除了種地,她還會做一些針線活,拿到集市上去賣,換些錢買一些柴米油鹽度日。



    劉子銘從小就懂事,知道心疼母親,經常幫助母親幹活,上山拾柴火等,母子二人的生活也算溫馨幸福。



    王氏雖然是一個寡婦,但她貌美如花,比大姑娘都俊俏,十里八村的光棍漢愛慕她的美貌,找媒婆上門提親。



    王氏只想把兒子養大,根本沒有想過再嫁,來說媒的都被她拒絕了,但有些人不死心,經常來騷擾王氏。



    王氏為了保護自己,就對那些人沒有好臉色,那些人自知沒趣,也就不再來騷擾她。



    王氏不但人美,而且心地善良,時常幫助村裡的孤寡老人縫縫補補,家裡做什麼好吃的,也會給左鄰右舍的老人和孩子端一些。



    賈家村的人都姓賈,祖祖輩輩都在這裡生活,只有王氏母子是外來戶,兩好擱一好,村裡人並沒有把母子當外人,她家有什麼重活,左鄰右舍也會來幫忙。



    眨眼間,劉子銘已經十四歲了,王氏想讓他學習一門安家立命的本事,於是就把家中僅有的積蓄拿了出來,買了禮品去村子裡賈木匠家拜師學藝。



    賈木匠也是一個好人,見他們孤兒寡母不易,說什麼也不收他們的禮品,立刻就答應收下劉子銘為徒。



    劉子銘趕緊跪下連磕三個響頭,叫了師父就算正式拜師了。



    為了方便學習,劉子銘拜師之後就搬到了師父賈木匠家裡住。



    一日,賈家村來了一個陌生人,隨後,王氏就失蹤了。村裡人都很疑惑,王氏一個老實忠厚之人,怎麼會突然不辭而別呢?



    母親走後,劉子銘出去尋找幾個月沒有音訊,他非常的傷心,可也沒有辦法,只能默默祈禱母親平安。



    劉子銘聰明好學,勤勞肯幹,在賈木匠家裡除了學習木工手藝外,其它家務活都搶著幹。



    除了劉子銘外,賈木匠還有一個徒弟,名叫賈遠方,是賈木匠的侄子。



    賈遠方比劉子銘大一歲,學藝的時間又比劉子銘早,因此劉子銘叫他師兄,他叫劉子銘師弟。



    師兄弟二人一起學藝,一起幹活,一起吃住,每日都是形影不離,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常言道:三年學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師傅。



    古代人學習木匠手藝一般到三年才能出師,不過也有一些悟性高的,不到三年都學成了,但也要熬過三年才能出師單幹。



    劉子銘就屬於天賦異稟之人,拜師後前半年年幹些粗活,擔水、掃地、拉鋸、磨刨刃、銼鋸等,下半年學推刨子、鑿眼,捉錛、掄斧、打線、開料等活。



    第二年就是勤加練習,不但掌握了傳統的木匠手藝,還進行了不少創新。



    賈遠方和劉子銘比起來就顯得有些懶惰,也沒有劉子銘天賦好,因此木工手藝就學得慢。



    學徒期間,賈木匠對徒弟管教很嚴,徒弟如刨子推不平,拉鋸跑了線,砍斧過了頭,他就會狠狠地批評一頓,因此賈遠方沒少挨叔叔的罵。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本來賈遠方也不是特別笨的人,只是和劉子銘一比就有了差距,在多次受到叔叔的批評後,他漸漸就對劉子銘產生了怨恨。



    劉子銘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從來都是把人往好處想,因此對師兄的感情是始終如一。



    劉子銘學了兩年時間就可以單獨幹活了,而且幹得活不比賈木匠差,但按照木匠行的規矩,至少三年才能出師。



    第三年的時候,劉子銘就隨師父出去幹活,活多的時候,他和師父分頭去幹,掙的錢他分文不留,全部交給了賈木匠。



    一次,劉子銘去城裡王員外家要做壽材,兩天後就回轉了。



    “走,給我回去,要不我就打死你!”劉子銘走到一座橋上,突然就聽到橋底下一個男子惡狠狠的聲音,隨後就是女子嗚嗚哭泣的聲音。



    “求求你饒了我吧!我嫁給誰都可以,就是不要嫁給老賴皮,嗚嗚……”女子一邊哭一邊哀求。



    男子道:“你不嫁也得嫁,這事由不得你!走!”男子怒道,女子又是哭著求饒。



    劉子銘聽出來了,這個男子逼著女子嫁給一個人,而這個女子不願意,但不知道這二人是什麼關係?



    雖說男婚女嫁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劉子銘心善,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不忍心不管,於是就走下橋去。



    橋下面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子,她蹲坐在地上哭泣,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使勁拉著她的胳膊,試圖把她拉走。



    那男子聽到腳步聲,就朝劉子銘看去,劉子銘禮貌地和那人打了招呼,問他是怎麼回事,那人並不理會。



    女子看見劉子銘,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哭著哀求道:“我哥要拿我去還賭債,求小哥哥救救我!……”



    原來,這個男子叫李大奎,女子叫李嬌娘,二人是一對兄妹。



    李大奎嗜賭成命,把家中的田地和房屋都輸了,父母一氣之下雙雙自殺身亡,只留下他們兄妹二人。



    父母去世後,李大奎依然死性不改,繼續賭博,還不起賭債,就要讓妹妹嬌娘去抵債,嬌娘不從,來到橋下要跳河,卻被李大奎抓住了。



    劉子銘聽了李嬌娘的訴說很是同情,對李大奎的所作所為是痛恨不已。



    李大奎看著劉子銘怒道:“趕緊走!”



    劉子銘嫉惡如仇,最看不慣李大奎這樣的浪蕩子,就說道:“她可是你親妹妹,你這樣做良心上就不痛嗎?”



    李大奎冷哼一聲說道:“良心是什麼東西?女子早晚是要嫁人的,嫁給誰不是嫁?



    你要是想做好人,就拿錢出來,我就饒過她。”



    李嬌娘眼淚汪汪地看著劉子銘,看著她哭得梨花帶雨,劉子銘不忍心不管,就說道:“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