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悶蛋的夢 作品

第195章 家中豬仔狂叫不止,男子拎起摔死,豬崽說多謝救命之恩(第2頁)



    周氏撲在丈夫身上痛哭不止,說道:“你咋就這麼狠心了,撇下我們娘三就走了,以後我們可怎麼活啊……”



    楊光明也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道:“爹爹,我的親爹爹,我還沒有來得及報答您的養育之恩,你就離開了,兒子心中有愧啊……”



    周寡婦已經送走第三任丈夫了,村子裡又開始傳她的風言風語,說楊屠夫是被她剋死的。



    楊樹根聽到村裡人的議論,不但沒有怪周寡婦,反而來安慰她,周寡婦拉住楊樹根的手痛哭不止。



    周氏雖說是繼母,但這些年相處下來,楊樹根早已把她當成親生母親一樣看待,見她整日地以淚洗面,楊樹根心中也不是滋味,就時常勸慰她,對她很是孝順。



    楊屠夫死後,楊樹根不但對周氏很孝順,對楊光明也很愛護,有媒婆給楊樹根說媒,他都拒絕了,因為他想先給楊光明說個媳婦,然後再考慮自己。



    楊樹根把自己殺豬賣肉掙下的錢都交給了周氏,說讓她放著,以後給楊光明娶媳婦用,周氏說道:“你也不小了,該成個家了,不要只想著你弟弟,他還小著呢。”



    楊樹根說道:“長兄如父,我父親不在了,我就要為弟弟操心,攢些錢蓋幾間新房,然後再娶個媳婦成個家,弟弟過的好當哥哥的心裡高興。”



    過了兩年,楊樹根就操持著蓋了幾年新房,後來又為楊光明娶了一個妻子。



    楊光明成親之後,小夫妻就住在新房裡,而楊樹根和周氏住在老屋子裡。



    楊光明的妻子叫石蓮花,這女子能說會道,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把一家人哄得笑口常開。



    為了給弟弟娶妻,楊樹根花光了所有積蓄,如今他也二十歲了,早到了適婚年紀,周氏就開始為他張羅婚事。



    楊樹根有手藝,為人善良忠厚,按理說娶個媳婦並不難,可一連說了幾個都沒有成。



    楊樹根對周氏說道:“娘,婚姻大事要看緣分,以後您就不要為我的事操心了,可能緣分還沒到!”



    周氏說道:“像你一樣大的孩子都滿地跑了,我咋能不操心呢!”



    村裡人見楊樹根遲遲娶不到妻子,都說周氏偏心,根本沒把這個繼子的事放在心上,周氏為了堵住眾人之口,繼續為楊樹根的婚事操心。



    鄰村有一個女子,名叫秋蘭,秋蘭長得很水靈,就是腦子不太好使,十七八歲了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家,周氏就問楊樹根願不願意娶秋蘭為妻。



    楊樹根也認識秋蘭,其實秋蘭並不是一開始就傻的,以前的秋蘭不僅漂亮,而且心靈手巧,後來因為發燒就燒傻了,傻了後的秋蘭很少說話,見人就笑。



    “娘,只要人家秋蘭家願意,我也願意!”楊樹根很同情秋蘭,自己也確實不小了,若不娶秋蘭,他這輩子可能要打一輩子光棍了。



    周氏聽了很高興,次日就找媒婆去秋蘭家提親,秋蘭的父母正發愁女兒的婚事,一聽說是楊家來提親,就滿口答應了。



    很快,楊樹根就把秋蘭娶回了家裡,秋蘭來到楊家之後,什麼都不幹,也什麼都不管,楊樹根掙的錢依然都交給周氏,由她管理一家人得吃喝拉撒穿。



    楊光明掙的錢只是交給周氏一小部分,一大部分都交給了妻子石蓮花,周氏當然知道兒子媳婦的小心思,也不與他們計較。



    秋蘭來到楊家之後,病情似乎有所好轉,夫妻之間也能正常交流幾句了,傻笑的次數也少了,只是依然不會做家務。



    周氏和石蓮花婆媳打心眼裡瞧不起秋蘭,只是在楊樹根面前並不表現出來,楊樹根不在家的時候,婆媳二人就指使她幹活,秋蘭幹不好就會捱罵。



    一次,楊樹根去收豬,一個男子說他母親病重,想把家裡的懷孕的母豬賣了給母親看病,楊樹根是收肉豬的,從來不收母豬,懷孕的母豬更不會要,但他見男子孝順,就出高價把母豬買回家養了起來。



    母豬生產那天,一共產下十個豬仔,最後生下來的那個豬仔很奇怪,脖子上有一圈紅毛,而且狂叫不止,那聲音很難聽,讓人不寒而慄。



    此時楊光明的妻子石蓮花正在坐月子,孩子聽到豬仔的叫聲嚇得哇哇大哭,周氏氣得直跺腳,對楊樹根說道:“這個豬仔太妖氣,趕緊把它摔死,把孩子嚇壞了可怎麼辦?”



    楊樹根是一個屠夫,殺豬時從不手軟,可面對一個剛出生的小豬仔他還是心軟了,不忍心下手,誰知那隻小豬仔卻衝著他大叫,還上去撕咬他的衣服。



    周氏罵道:“這個豬仔成精了,趕緊把它摔死,要不長大了可不得了!”



    小豬仔一個勁地狂叫,對楊樹根又撕又咬,他的腿都被咬出血了,他忍無可忍,拎起豬仔就朝地上摔去,豬仔被摔在地上就不動彈了。



    楊樹根見豬仔死了,心中很不是滋味,畢竟這也是一條性命,他把豬仔帶到後山上埋葬了。



    晚上的時候,楊樹根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一個帶著紅肚兜,脖子上戴著紅項圈的娃娃站在他的床前,說道:“多謝恩人救命之恩!”



    楊樹根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娃娃,何談救命之恩?他就問娃娃是怎麼回事,娃娃就對他說了事情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