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513章 劉邦和劉秀的吐槽,朱翊鈞走到人生最後時刻


                 在聽到了徐光啟的這個建議之後,朱翊鈞不可避免地心動了一下。

  遼東已經丟失了不少領土,如果能從朝鮮這邊獲取回來,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但朱翊鈞旋即又有些遲疑。

  大明若是當真管制朝鮮,那後金那邊必然不會無動於衷。

  現在的大明剛剛折損了十萬兵馬,傻子也知道不適合再進行下一場戰爭了。

  朱翊鈞沉默片刻,開口對著方從哲道:

  “讓六部商議一下吧。”

  方從哲有些驚訝地看了一眼朱翊鈞。

  往常要是這種事情,朱翊鈞是壓根不可能給六部商議機會的,自己就會決定了。

  很顯然,這位大明的皇帝陛下隨著年紀的衰老,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

  畫面一轉,六部公堂之中,兩派官員激烈地爭執起來。

  “就現在大明的這個情況,難道還要為了朝鮮和後金繼續打一場嗎?朝鮮不用管他!”

  “不管朝鮮?那樣遼東就會被兩面夾擊,瀋陽乃至錦州都全部保不住了!”

  “朝鮮都是廢物軍隊,就算是管制了又有什麼用?”

  “至少朝鮮還有一定兵馬,能分擔一下大明的壓力也好!”

  【圍繞著是否接管朝鮮軍政,大明內部展開了非常激烈的爭吵。】

  【此外,朝鮮國王光海君在聽說了大明準備管制之後嚇得魂飛魄散,立刻派出使者攜帶大批資金,前來賄賂浙黨成員。】

  【最終,以兵部尚書黃嘉善為首的反對派取得了勝利。】

  暖閣之中,朱翊鈞看著方從哲送來的奏摺。

  “六部的意見是不管制嗎?”

  方從哲點頭,將黃嘉善等人的意見重複了一遍,心中有些提心吊膽。

  按照這個陛下叛逆的性格,不會直接推翻六部的意見吧?

  那方從哲和黃嘉善的錢可就白收了。

  朝鮮人萬一翻臉,把這件事情捅出來……

  就在方從哲忐忑不安的時候,朱翊鈞緩緩點頭。

  “好,那就按照六部的意見去辦吧。”

  方從哲先是愕然,似乎不敢相信這件事情就這麼簡單的辦成了。

  但隨後他就是大喜過望,忙對朱翊鈞道:

  “臣遵旨!”

  等方從哲離去之後,朱翊鈞陷入沉思。

  “東林黨……”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畫面。

  在東林書院成立之後,大量贊同東林書院讀書人、官員蜂擁而至。

  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對大明朝廷體制和既得利益者非常不滿,希望能採取改革,迴歸到萬曆初年那種國泰民安,國富民強的情況來。

  東林書院聲勢越來越盛,很快大量朝廷之中的中低級官員也被滲透。

  這開始引發了浙黨、齊黨、楚黨等得勢黨派的警惕。

  之前,沈一貫和葉向高兩任首輔相互攻訐。

  方從哲雖然有浙黨屬性,但和沈一貫同樣也有著非常良好的私交。

  這才有了兩任首輔的妥協,以葉向高去職換取方從哲上位。

  但方從哲上位之後,又引發了東林黨人的巨大不滿。

  在東林黨人看來,沈一貫和葉向高就是公器私用,把大明內閣首輔的職位私相授受,這還了得?

  東林黨人原本就喜歡抨擊時政,嘴皮子尖利是必然的,還有大量御史、給事中也天然親近乃至加入了東林黨之中。

  這樣一來,東林黨人立刻火力全開,各種彈劾奏摺瘋狂湧入皇宮之中。

  偏偏這段時間的朱翊鈞或許是因為老了,叛逆心沒有那麼重了。

  這些狂噴不止的東林黨人,竟然沒有一個被朱翊鈞降罪。

  這下子,東林黨頓時聲勢大振,成為大明朝堂最受矚目的黨派。

  浙黨、齊黨、楚黨之中許多被邊緣化的官員們也看到了希望,覺得東林黨是明日之星,紛紛改換門庭,加入了東林黨的行列。

  其中不少人頗有名氣,就比如後世聞名的錢謙益。

  東林黨人至此徹底登堂入室,擁有兵部尚書王象乾,太常寺少卿丁啟浚,禮部右侍郎孫慎行等大佬,在朝堂中的實力發展之迅速,到了驚人的地步。

  萬曆四十五年,六年一度的京察到來。

  京察對官員進行評定審核,由評定審核結果可以決定該官員的官職升降。

  故而,京察也是黨爭的最高潮。

  風頭正勁的東林黨人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東林黨元老、吏部考功司郎中趙南星就公開聲稱:

  “君子疾邪,小人報怨,皆於此時!”

  面對這種情況,一直明爭暗鬥不止的浙黨、楚黨和齊黨大為恐慌。

  於是也就是在這一年,史無前例的“三黨合流”出現。

  經過一番合縱連橫,東林黨人在負責京察的人選推舉中失敗。

  負責京察的兩位最高負責人,分別是來自楚黨的吏部尚書鄭繼之,和來自齊黨的河南道掌印御史韓浚。

  在這兩人的主持下,東林黨自兵部尚書王象乾以下,在朝的所有官員都遭遇了嚴厲的調查打擊。

  最終,齊黨、楚黨、浙黨聯手,在這一年的京察中把東林黨人絕大部分清除出了朝廷。

  但京察是楚黨和齊黨掌控,浙黨在這個過程中也被楚黨、齊黨有意無意地打壓了一些關鍵人物。

  這又引發了浙黨的強烈不滿,在京察後期轉向東林黨,宣告三黨合流分裂。

  隨後,由於齊黨在京察之中大獲全勝,也引發了楚黨的不滿。

  楚黨又聯合東林黨僅存的左光斗等人在推舉大學士的會議中激烈地反擊齊黨,最終讓齊黨推舉的人落選內閣。

  幾年時間過去,東林黨憑藉著在士林中的巨大威望和人心再度捲土重來,許多東林黨官員重新出任要職。

  這也嚇壞了內閣首輔方從哲,唯恐再來一次巨大黨爭。

  所以方從哲也是急急忙忙地稟報朱翊鈞。

  朱翊鈞想到這裡,一聲冷笑。

  “狗咬狗,一嘴毛。”

  “咬吧,你們就使勁的相互攀咬。”

  ‘朕倒要看看,將來若是還有一個國本之爭,你們還能不能像之前那樣,團結一致的反對朕!”

  說完,朱翊鈞忍不住暢快地大笑了起來。

  看到這裡,西漢世界之中,劉邦哼了一聲。

  “真是一個蠢材!”

  劉盈遲疑了一下,有些疑惑地開口問道:

  “父皇,兒臣總覺得這個朱翊鈞的御下之處有些問題,但是又發現不了問題在哪裡。”

  劉盈最近被呂后訓斥了好幾次,明顯在討論金幕事項的時候變得主動了許多。

  劉邦看了劉盈一眼,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