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507章 決戰序幕開啟,朱元璋向李世民求教怎麼翻盤(第2頁)

  赫圖阿拉是什麼地方?就是一個大一點的木頭寨子而已!

  明軍若是當真直撲赫圖阿拉,那裡面努爾哈赤的妻子老婆等人只要往到處都是密林的長白山一躲……

  明軍就找吧,使勁找,一找一個不吱聲。

  更何況,瀋陽一旦沒了,十二萬明軍的後路也斷了。

  到時候咋辦?

  好,那又有人說了,開原的兵馬不動可以了吧,把其他兩路集結到瀋陽了。

  沒用!

  其他兩路,分別是從寬甸堡(朝鮮邊境)和威寧營(本溪市)一帶出發。

  寬甸堡這一路位置最偏,但卻偏偏是會合朝鮮的地方,而且交通比較便利,一路沿著長白山腳過來,是非常好的攻擊路線。

  放棄了寬甸堡,就等於明軍主動放棄一條非常順暢的進攻路線,以及和盟友朝鮮的呼應。

  那又有人說了,讓寬甸堡的劉綎、朝鮮軍,去和威寧營的李如柏會合呢?

  同樣不行。

  為啥?

  因為威寧營這條路線,是四條路線之中最難走的!

  除了密林,就是深山。

  劉綎、朝鮮軍再加上李如松,幾萬人走這條路?

  要麼被努爾哈赤直接伏擊,要麼就是因為崎嶇難行,拖拖拉拉半個月才到。

  問題又雙叒叕來了。

  不走寬甸堡,就只分兵兩路,一路走瀋陽,一路走開原,行不行?

  還是不行。

  因為明軍不走威寧營,那清軍就得走了!

  把威寧營的軍隊調到瀋陽,兵力空虛的威寧營就極有可能面對後金軍的突襲。

  後金軍和明軍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後金人,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生活在大山之中的啊。

  對明軍來說很難走的路,對後金軍來說,難度會小很多很多!

  換言之,楊鎬面臨的局面是。

  不守開原——後金突襲開原,繞路瀋陽,換家。

  不守威寧營——後金突襲威寧營,繞路瀋陽,換家。

  不守寬甸堡——朝鮮軍出動困難,明軍平白少了一條攻擊便利,對赫圖阿拉威脅巨大的路線。

  按照徐光啟的意見,三個地方(開原、威寧營、寬甸堡)都不守,全軍從瀋陽出發——後金想打哪就打哪,想怎麼換家就怎麼換家。

  就問你咋辦?

  楊鎬想到這裡,長嘆一聲。

  “唉,若是還有三萬遼東鐵騎,何至於此。”

  女真人無敵嗎?

  當然不。

  要是女真人有那麼無敵,大明成化皇帝怎麼犁庭掃穴,把女真三部殺得將近一百年都服服帖帖的?

  成化皇帝,或者說在萬曆二十年之前,大明能把女真按在地上磕頭兩百年的秘方其實很簡單。

  遼東鐵騎!

  你說東北是女真人的家?

  不好意思,俺們遼東鐵騎世世代代住在東北,俺們也是東北銀,對這嘎達和你們女真人一樣熟悉。

  你說女真人行軍速度快?

  不好意思,俺們是遼東鐵騎,鐵騎!

  你女真人速度再快,能有四條腿快?

  既熟悉地形,機動速度又遠勝女真人,戰鬥力和武器裝備同樣勝過女真人。

  就問女真人怎麼贏遼東鐵騎吧!

  然而,就是這麼一支鎮壓了東北女真、韃靼兩百年的威武之師,卻被朱翊鈞在援朝抗倭之中敗光了。

  其實單單是戰損,也沒啥。

  只要給錢給資源,距離朝鮮抗倭戰爭都過去二十年了,隨隨便便也能重建起來了。

  但巧了,朱翊鈞他不給錢,不給資源啊。

  而且重建遼東鐵騎,最重要的是啥?

  人啊。

  世代居住在遼東,勇猛善戰的大明人,他們是遼東鐵騎的最大兵源。

  可問題是,沒錢沒資源,居住在遼東的大量大明軍民要麼餓死,要麼被女真人趁機劫掠走當了奴隸,要麼為了活命選擇遷回山海關內。

  遼東沒人了!

  又沒人,又沒錢,也沒資源。

  遼東鐵騎的重建,只能是鏡花水月,空中樓閣。

  任憑楊鎬再怎麼懷念,那支曾經縱橫大明東北兩百年,讓韃靼和女真人露頭就被暴打,二十年前還在暴打倭寇的遼東鐵騎,永遠地在大明的舞臺上消逝了。

  楊鎬只能坐鎮瀋陽城,忐忑不安地等待著他的四路共計十二萬大軍,能給他帶回勝利的消息。

  出發前,楊鎬特地找來了西路軍,也就是從瀋陽出發的這一路兵馬主將杜松。

  “杜提督,你要記住,此次出擊務必要等待兄弟部隊會合,然後再一起進攻!”

  杜松嗯了一聲,正色道:

  “請經略大人放心吧,下官也是久經沙場多年,理會得的!”

  隨後,楊鎬又一一叮囑其他三路主將馬林、李如柏、劉綎。

  明軍原本是約定二月二十一日出擊,但由於十九日突然天降大雪,故而不得不臨時將日期改成了四天之後的二月二十五日。

  這一天到來,四路明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這一幕,落在了位於不同地方的後金人斥候之中。

  此時的東北地區,森林覆蓋率超過了95%!

  在這樣的情況下,後金人分散行動的斥候藉助森林的掩護,可以說是來去無影。

  而且森林中到處都是食物,傻狍子更是俯拾皆是。

  除非運氣特別差直接撞到明軍的槍口上,否則後金斥候壓根就死不了。

  反過來,情況就不一樣了。

  大明不是沒有遼東本地的斥候。

  但這些斥候早就被過去那麼多年朝廷各種剋扣待遇,被女真人的威猛,被上司的腐敗等等各種因素弄得離心離德。

  這也就導致,明明擁有同樣的條件,後金人可以探知明軍四路大軍的所有動向,但明軍對後金主力的動向卻是兩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一隻海東青從天而降,落在了赫圖阿拉後金“皇宮”的上方。

  很快一隻手伸了過來,解下了海東青腳上綁著的一個小紙條,並送到了皇宮裡努爾哈赤的面前。

  努爾哈赤看完之後,臉上露出笑意。

  “好了,明軍四路兵馬的所有情報,咱們現在都清楚了。”

  “你們說,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由於“國情”不同,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商議國家大事制度時是明顯區別於大明的。

  後金的國家制度,說白了就是“軍事貴族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