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506章 大明沒開打就要輸?朱元璋痛罵朱棣,低調都不會?(第2頁)

  【大量本地熟知敵我情況的明軍士兵紛紛選擇逃亡,剩餘留下來的士兵們也並沒有獲得足夠的軍餉、糧食以及裝備支持,士氣極其低落。】

  【不僅如此,朱翊鈞依舊維持著之前的“制衡”原則,不但不允許明軍集中在瀋陽,反而下令明軍主力分兵駐守四座城池,就連駐守這四座城池的守將都出自四個不同的黨派。】

  【四路明軍將領還沒開戰,就因為資源的爭奪而相互指責,彈劾的奏章猶如流水一般抵達朱翊鈞的桌案面前,朝堂上四派大臣同樣也爭執不休,甚至已經在商討究竟由哪一路先進入赫圖阿拉(後金首都)之中,讓大明朝廷之中烏煙瘴氣。】

  瀋陽城裡,楊鎬看著面前諸多將領們的相互彈劾,大為頭疼。

  “劉綎馬林也就算了,李總兵你這又是何苦呢?”

  剛剛一身風雪抵達瀋陽的李如柏笑呵呵地開口。

  “楊大人你誤會了,下官並不是想要給你添亂。”

  “但眼下的形勢,坦白說,若是能讓陛下察覺不對,暫時放棄出兵,下官是真不介意火上澆油的。”

  楊鎬愣了一下,然後恍然大悟。

  “你是希望用前線的內訌,讓陛下放棄進軍的打算?”

  李如柏嘆了一口氣,道:

  “雖然成功的概率不高,但總比出兵更好吧。”

  楊鎬默然不語,過了好一會才有些不甘心地開口道:

  “難道就真的沒有其他可能了?”

  楊鎬的意思也很簡單。

  搞這麼多手段,難道就不能大家精誠合作,幹掉努爾哈赤?

  李如柏停下正準備離開的腳步,沉默了一會,對著楊鎬道:

  “如果張居正大人能活到現在,如果我父親和兄長還在,哪裡還需要耍這些上不得檯面的伎倆?”

  “只可惜,沒有如果。”

  說完,李如柏就轉身離開了。

  楊鎬一個人呆坐在原地,良久之後,發出了一聲深長的嘆息。

  過了良久,楊鎬沉聲自語。

  “不行,還是得想想辦法。”

  【楊鎬在沒有通知朝廷的情況下,悄悄地派出了使者前往赫圖阿拉,希望能和後金議和。】

  明朝使者走進了赫圖阿拉的“皇宮”之中。

  努爾哈赤大馬金刀地坐在皇位上,注視著明朝使者。

  “有話就說!”

  努爾哈赤是會大明官話的,但他卻特地用了女真話。

  好在,大明的使者也聽得懂女真話,賠笑開口。

  “大王,楊大人讓我來告訴您,大金國和大明之間存在一些誤會,他希望能把誤會全部解開,大家和和氣氣的相處,豈不是很好嗎?”

  努爾哈赤面不改色地開口。

  “和氣相處?那你說說,要怎麼個和氣相處法?”

  使者忙道:

  “只要大王願意議和,大明可以開放和你們之間的互市,也不會讓二十萬大軍前來進攻。”

  努爾哈赤呵呵地笑了起來。

  “就這?你回去告訴朱翊鈞,我要的很簡單。”

  “第一,大明皇帝要下聖旨,為當年害死我父祖之事道歉,還要冊封我父祖為國王。”

  “第二,大明和大金結為兄弟之國,大明為兄長。”

  “第三,大明要每年向大金輸送五十萬兩白銀,一千匹馬,一萬匹絹布,作為兄弟之好的見證。”

  “第四,朝鮮要向大明和大金同時進貢。”

  “第五,大明要把公主嫁到大金。”

  “第六,大明割讓瀋陽給大金,雙方以錦州為邊界,錦州可以歸大明治下。”

  聽著努爾哈赤的話,使者愣住了。

  “大王,這……這未免有些太不合理了。”

  “我以為,其中有些條件還需要商榷一二,不如……”

  努爾哈赤直接打斷了使者的話。

  “我不是在和你商量,我是在通知你。”

  “去告訴朱翊鈞,如果他不願意答應我的條件,那就讓他的軍隊來吧。”

  “大金國可不是沒用的廢物倭國!”

  瀋陽城中,楊鎬聽完了努爾哈赤提出來的條件,也是目瞪口呆。

  “這個努爾哈赤是瘋了嗎?”

  “他怎麼敢提出這種條件的?”

  楊鎬心知肚明,努爾哈赤提出來的所有條件,大明一個都不可能答應!

  大明,天子鎮國門,君王守社稷。

  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

  嗯,不賠款這條其實值得商榷。

  在朝鮮戰爭中,劉綎董一元等人偷偷摸摸地就已經用賠款換和平了。

  但是和親割地這種要求,絕對是大明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答應的。

  楊鎬看著使者,開口道:

  “努爾哈赤當真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使者苦笑一聲,開口道:

  “楊大人,努爾哈赤說完,下官正想和他討價還價一番,就被直接趕出去了。”

  “下官覺得,努爾哈赤壓根就是篤定他們一定能贏,一副有恃無恐的態度!”

  楊鎬嘴巴張了張,說不出話來。

  這個該死的努爾哈赤,對於大明實在是太瞭解了!

  所以努爾哈赤才會擺出這樣的態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楊鎬默然許久,對著使者道:

  “你下去吧。”

  等使者下去之後,楊鎬又拿起了面前桌案上的文書。

  這封文書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催促楊鎬快點進軍,滅了後金。

  一封文書其實還不算什麼。

  楊鎬移動視線。

  在桌子上,密密麻麻,擺放著幾十份相同的文書!

  楊鎬嘆了一口氣,輕聲自語。

  “希望這一次,上天還能站在大明這一邊吧。”

  【大明此刻國力已經極度虛弱,無法承擔大量明軍在遼東長時間集結的消耗。】

  【朱翊鈞命兵部多次催促之下,楊鎬不得已下令召集諸將,準備安排對後金的總攻。】

  看到這裡,東漢世界之中,劉秀搖了搖頭。

  “沒看頭了。”

  鄧禹、耿弇也是同樣的表情。

  太子劉莊聞言,不由疑惑。

  “父皇,這仗還沒打,您就這麼確定了嗎?”

  劉秀嗯了一聲,示意鄧禹來說。

  鄧禹笑呵呵地開口。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後勤和士氣,然後才是主帥的指揮水平。”

  “明軍毫無後勤可言,士氣嘛,這成片的逃兵就足夠說明了。”

  “至於主帥,楊鎬早在朝鮮抗倭的時候就已經被證明是一個純粹的庸才了。”

  耿弇隨口道:

  “就算不說後勤士氣這些,說說更為尋常人所熟知的天時地利人和,大明也是一樣都不佔。”

  “這大明若是贏了,那得真有天命所歸才行。”

  說著,耿弇不由看了劉秀一眼。

  劉秀哈哈地笑了起來。

  “盤點視頻沒看過嗎?昆陽之戰,朕也是實打實地打贏了,和什麼天降隕石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