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502章 廢礦稅虎頭蛇尾,秦始皇的自信,東林黨誕生(第2頁)

  這種旨意是皇帝的決定,自然也代表著皇帝的意志。

  但中旨繞開了內閣和六部,嚴重傷害了大明臣權,大明臣子們對此自然是極力反對。

  每當皇帝下一道中旨,就會引來臣子們鋪天蓋地的奏摺反駁,引來整個官員集團的強烈反應。

  每發一道中旨,皇帝在官員們心中的威信就會下降一些。

  別看朱翊鈞這麼叛逆,之前發中旨的次數也不多。

  很顯然,他已經非常著急了。

  田義非常平靜地看著朱翊鈞,搖頭道:

  “陛下若是想要發中旨,自己執筆便是。”

  “司禮監雖是陛下的爪牙,但在礦稅這件事情上,奴婢真的不能做。”

  朱翊鈞氣得渾身顫抖。

  “好好好,田義你這個奴才,等今後朕好一點了,朕非要……咦?”

  朱翊鈞突然停下來,目光注視著剛剛走進來的一名太監。

  這太監的血流滿面,但臉上卻帶著無比興奮的光芒,將一份聖旨高高舉起。

  “陛下,廢除礦稅的旨意,追回來了!”

  【廢除礦稅的事情,就因為沈一貫頂不住壓力的情況下,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此後直到朱翊鈞死的十幾年裡,大明礦稅太監們一如既往地在全國各地猖獗禍害。】

  【張居正給朱翊鈞留下的盛世底子,就此徹底被打散了。】

  【萬曆三十年之後,大明再無任何的恢復可能,這個曾經雄霸世界東方的巨人,正在不斷地朝著亡國的深淵滑落,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看到這裡,大秦世界之中,扶蘇陷入沉思。

  此刻,扶蘇和秦始皇正在坐著一艘巨大的樓船,浩浩蕩蕩地沿江而上,朝著長江上游的方向駛去。

  按照秦始皇最新的計劃,他將一路經過雲夢澤等大湖,最終抵達夷陵。

  楚國其實是一個兩都制度的國家,主都城稱為“郢”,副都城稱為“鄢”。

  自楚國立國以來,定都最久的地方,則是夷陵旁的這座郢都。

  秦昭王時,白起就是率領一支偏師先水淹鄢都,再奇襲郢都,最終火燒夷陵,完成了一場震驚戰國群雄的突襲戰。

  大詩人屈原也是在郢都被攻破之後心如死灰,怒而投江。

  秦始皇要去看的,除了夷陵之外,還有這一處楚國的郢都舊址。

  兩父子坐在大船的甲板上,晃晃悠悠,看著金幕,也是別有一番樂趣。

  秦始皇看了一眼正在沉思的扶蘇,笑道:

  “扶蘇,你在想什麼?”

  扶蘇回過神來,露出一個笑容。

  “父皇,兒臣在想,如果兒臣和朱翊鈞易地而處,究竟能不能把大明救回來呢?”

  秦始皇笑道:

  “如果是張居正活著的時候你穿越大明,那你可以鑄造一個大明盛世。”

  “若是在朝鮮戰爭結束前穿越,你應該可以讓大明維持平穩直到傳承給下一任皇帝。”

  “若是……”

  秦始皇指了指金幕,道:

  “這個時候你才穿越到大明的話,那你必須要發揮出你自身十二成的才能,方有希望挽救大明不至於亡國。”

  “而且,這種希望也不超過五成。”

  扶蘇有些驚訝。

  “父皇,這個時候的大明應該還沒有爛到要亡國的地步吧?”

  秦始皇呼吸著江面上吹來的風。

  江風之中,隱隱約約帶著絲絲江水的味道。

  這種味道對始皇帝而言非常新鮮,讓他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微笑道:

  “還記得朕和你說過的法家三字嗎?”

  扶蘇怎麼可能會忘記?

  他忙道:

  “父皇要說的是術,還是勢?”

  扶蘇並沒有提“法”。

  法,主要還是針對老百姓的。

  大明的老百姓有問題嗎?很顯然,沒有。

  所以肯定和“法”字無關。

  要麼就是控制臣子的“術”,要麼就是引領天下的“勢”。

  在這兩個字上出問題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秦始皇嗯了一聲,道:

  “會排除一個錯誤答案,也算不錯了。”

  “朱翊鈞的問題,是‘勢’出了問題。”

  “天下大勢?”扶蘇立刻追問。

  秦始皇淡淡道:

  “對一個國家來說,法、術、勢三個字從來都不是分開的,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無論是百姓、官員還是皇帝,自然都希望國家越來越強盛。”

  “那麼這個國家的大勢就是想要變得更強,更好。”

  “高拱、張居正兩任首輔的改革,其實就是利用法和術,將大明的國勢引領去這個方向。”

  “然而朱翊鈞的所作所為已經破壞了這個國勢,國勢既然崩壞,那麼帝王的‘術’再怎麼精通也無法控制臣子了。”

  “權術無法控制臣子,臣子的分裂、內鬥、黨爭就是理所當然。”

  “當國勢和權術都崩潰了,最基層的法還能執行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扶蘇聽著聽著,心中突然靈光一閃。

  “父皇,兒臣明白了。”

  “大明國勢先崩壞,接下來就是和‘術’有關的官員階級崩潰,最後到‘法’相關的老百姓崩潰。”

  老百姓崩潰之後會發生什麼?

  扶蘇早在第一部盤點視頻,看到陳勝吳廣喊出那句口號之後就完全明白了。

  扶蘇繼續道:

  “您斷言大明即將亡國,就是因為您知道,‘勢’崩壞之後,‘術’和‘法’的崩壞也是必然。”

  “整個大明的崩潰會從朱翊鈞這個皇帝傳導到官員階級,最後傳導到天下所有老百姓身上。”

  “然後,大明就亡了!”

  秦始皇嗯了一聲,道:

  “這個過程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大明兩百年王朝的底蘊必然會積攢許多人的忠心,積攢天下萬民對大明的希望。”

  “但這個過程也不會太長,運氣好的話,三四十年吧。運氣不好,那朱翊鈞就是亡國之君了。”

  “哦,好像之前金幕哪裡提到過他不是亡國之君?那他運氣其實還是不錯的。”

  扶蘇好奇問道:

  “難道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難道不管誰坐在皇位上,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明亡國?”

  秦始皇哈哈地笑了起來。

  “怎麼可能?天下大勢是什麼?是天下人的人心所向。”

  “只要能改變天下人的人心,自然也就可以改變天下大勢了。”

  扶蘇不由啞然。

  父皇這話,說了等於沒說。

  扶蘇雖然還不是皇帝,但他作為太子也好些年了,管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