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465章 郭再佑奮起,秦始皇法為底線,努爾哈赤面見李成梁

  郭再佑的奮戰,極大的鼓舞了朝鮮將士們的士氣。

  城頭上,無數朝鮮將士大聲呼喊。

  “殺倭寇!”

  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猶如潮水般湧上,硬生生地將已經衝到城頭上的倭軍全部斬殺。

  倭軍的屍體猶如雨點般從城牆落下,掉在地上,摔成一灘又一灘血肉。

  郭再佑策馬狂飆,短短几分鐘,又將另外一門火炮附近的倭軍全部殺得四散。

  轟隆隆!

  巨大的火光再度響起,又一門火炮四分五裂。

  倭軍主將細川忠興忍不住大叫起來。

  “快,攔住他,殺了他!”

  “忍者何在!”

  倭軍陣地中,幾名身著黑色勁裝之人,悄無聲息地跟隨著人流,抵達郭再佑面前。

  隨即暴起。

  匕首在空中閃過寒芒,朝著郭再佑的腰間刺去。

  郭再佑猛然回頭,嘴角帶笑。

  “等你們很久了!”

  長槍劃過天際。

  血浪飛舞。

  一名忍者在半空中被掃得開膛破肚,噗通一聲倒在地上。

  第二名忍者身體驟然彎曲,猶如一灘黑泥蔓延而上,竟然出現在了郭再佑的馬上!

  他伸手想要扼住郭再佑的咽喉。

  郭再佑右手突然迴轉,一肘用力敲在了這名忍者的鼻子上。

  喀啦!

  骨裂聲響起,忍者一聲慘叫,跌落馬下。

  郭再佑放聲大笑,槍桿猛然回收,準確無誤地命中第三名忍者的咽喉。

  這名忍者眼珠子都要凸出來了,帶著不敢置信的表情倒在地上。

  第四名忍者被三名同僚瞬死的場景嚇得心驚膽戰,一聲大叫,消失在了潰兵之中。

  咚、咚咚!

  晉州城上,戰鼓雷鳴。

  無數朝鮮軍蜂擁而出。

  “殺倭寇!”

  喊聲驚天動地。

  倭軍震驚了。

  他們橫掃了大半個朝鮮。

  在許多地方,只需要四五百倭軍,就能追得十倍的朝鮮軍倉皇逃竄。

  但在晉州,一切都變了。

  只不過兩萬朝鮮軍,竟然敢主動出城,和三萬多倭軍決戰?

  長谷川秀一大叫。

  “八嘎,他們出來了就別想回去,都給我上,讓他們死啦死啦地!”

  倭軍戰鼓同樣擂響。

  然而,無濟於事!

  朝鮮軍三軍奮發。

  以郭再佑為先鋒,狂飆突擊。

  哪裡有焦灼,哪裡就有郭再佑!

  郭再佑長槍在手,馬刀長劍在側。

  從東殺到西,從南殺到北。

  無一合之敵!

  郭再佑渾身浴血。

  原本紅色的袍子,已經完全染成了血色。

  他仰天怒吼。

  “倭寇,休要欺我朝鮮無人!”

  細川忠興和長谷川秀一所率領的同樣也是倭軍精銳,雖然被郭再佑殺得有些混亂,但兩人憑藉著火銃手的武器優勢和倭軍頑強的戰鬥意志,依舊死死支撐著戰線。

  眼看戰場陷入僵持,郭再佑突然縱聲大喊。

  “朝鮮好男兒何在?”

  戰場兩側,兩支伏兵突然出現,加入戰場。

  “朝鮮男兒在此,殺倭寇!”

  這兩支伏兵突如其來,猶如兩把尖刀般狠狠地刺入倭軍側翼。

  倭軍猝不及防,戰線頓時大亂。

  整個戰場的形勢由此改變。

  倭軍全線潰敗。

  朝鮮軍一路追殺,將倭軍殺得人頭滾滾,屍橫遍野。

  晉州城外,到處都是倭軍士兵的屍體。

  【第一次晉州攻防戰,郭再佑猶如神兵天降,憑藉自己的神勇和出其不意的伏兵,大破細川忠興和長谷川秀一所率領的倭軍主力。】

  【陣斬倭軍數千人,迫使細川忠興和長谷川秀一不得不後撤五十里,請求豐臣秀吉派遣其他軍隊支援。】

  【郭再佑這一戰中的神勇讓倭人極其畏懼,稱之其為“天降紅衣將軍”。】

  【除去郭再佑之外,還有鄭仁弘、孫仁甲、金沔等朝鮮民間義軍領袖奮起反抗,在慶尚道接連挫敗了毛利輝元所部的進攻,同樣極大地遲滯了倭軍快速佔領整個朝鮮的企圖。】

  “八嘎,一群廢物!”

  大阪城中,豐臣秀吉氣得拍案而起,破口大罵。

  “毛利、細川這些蠢材,竟然連區區一個朝鮮都拿不下來?”

  “幾個農民小賊就能讓他們失敗!”

  在倭國,農民就是最底層的消耗品。

  沒有任何一個倭國貴族會把苦哈哈的農民當回事。

  倭國的農民,從出生到死亡,都只能做牛做馬。

  不,對很多貴族來說,他們的戰馬比十個農民的性命都要有價值!

  當豐臣秀吉聽到自己麾下兩支先鋒軍都被朝鮮農民領袖們擊退時,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

  豐臣秀吉冷冷道:

  “繼續加派軍隊,告訴毛利和細川,再打不下來,就切腹向天皇盡忠吧!”

  鏡頭中,倭軍捲土重來,再度包圍了晉州城。

  這一次,倭軍帶來了更多的火銃和大炮。

  轟隆!

  晉州城的城牆終於不堪重負,倒塌了下去。

  數以萬計的倭軍衝入了晉州城中。

  “撤退,都撤退!”

  郭再佑奮力迎戰,想要更多的遲滯倭軍進攻。

  然而倭軍勝局已定,郭再佑逐漸被倭軍包圍。

  關鍵時刻,郭再佑身旁幾名親衛衝了上去,拼死堵截倭軍。

  “大人,快走!”

  “大人,走啊,記得為我們復仇!”

  郭再佑牙根都要咬碎,轉身拔馬就走。

  晉州城,冒起了滾滾濃煙。

  畫面一轉,這座城池恢復了平靜。

  街道上,宅子裡,房屋中。

  到處都是屍體。

  男、女、老、少。

  鏡頭從一具具屍體上掃過。

  有的人怒目圓睜,有的人痛楚無比,有的人一臉茫然,還有兩名孩子緊緊地被母親抱在一起,一動不動,任憑鮮血將他們的身體浸染……

  【倭軍第二次進攻晉州城得手後,對晉州城展開了殘酷的報復。】

  【僅僅這一座城池之中,被屠殺的朝鮮軍民數量就超過了六萬人。】

  【整個朝鮮各地,僅僅三個月的時間裡,因為戰爭導致的饑荒、瘟疫、陣亡等因素而死亡的朝鮮軍民數量也超過了七十萬。】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皇帝們也不由動容。

  【秦始皇嬴政:七十萬這個數字,對於華夏王朝而言也不是一個小數字了,像朝鮮這般小國,可說是損失慘重啊。】

  【漢高祖劉邦:嘿嘿,三個月就七十萬,打個一年不得死兩百八十萬人?】

  【光武帝劉秀:朕征服朝鮮半島的時候,所有戶口編造在冊之人也不過才三百萬呢。】

  【明太祖朱元璋:朕這個時代的朝鮮王國,估計也就五百萬人左右吧。若是一年死個兩百八十萬人,那兩年基本也就滅國了。】

  金幕前歷朝歷代的觀眾看著皇帝們的討論,心中也都是沉甸甸的。

  如果沒有金幕,別說是兩三百萬,就是兩三千萬,無非也就是一個數字罷了。

  但金幕之中所呈現的一幕幕場景,那一條條被倭軍殺戮的鮮活性命,實在是讓人印象深刻。

  這樣的人間慘劇,竟然不止一處,而是在朝鮮境內成千上萬處發生著。

  如何不讓人憤怒!

  扶蘇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兒臣一直奇怪,為何金幕作者似乎總對倭國有一種敵意和鄙夷。”

  “現在兒臣算是明白了。”

  “這種卑劣的國家和民族,就不配存活在世上!”

  秦始皇嗯了一聲,淡然點頭。

  “呵呵,之前金幕裡不是說了,後世都稱大秦為‘暴秦’。”

  “但朕的大秦,是從來不屠城,不汙辱百姓的。”

  大秦,以法家立國!

  縱然還有皇帝位居法律之上,但也只有皇帝這個特例。

  商鞅處罰了當時還是太子的秦惠文王,也讓“秦法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

  大秦的軍隊,就是一群無情的戰爭機器。

  他們在戰場殺敵的時候,手不會有任何抖動。

  但當他們勝利之後,同樣也不會做出任何殺戮、欺男霸女之事。

  只因,大秦有法!

  扶蘇氣憤地開口。

  “若是大秦都能算暴秦,那倭國這些軍隊的所作所為又算什麼?”

  秦始皇搖了搖頭,淡淡道:

  “華夏文明的擴張,當然也會殺人,但我們從來講的是有教而誅。”

  “如倭人這種,肆意屠殺汙辱百姓的,才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常態。”

  “扶蘇啊,你要知道,華夏文明之所以能長久的存續下來,就是因為我們的底線永遠都比別人更高。”

  “大秦的底線,就是法!”

  “秦可亡,法不能亡!”

  扶蘇聞言,如振聾發聵。

  這一刻,這位大秦皇太子深切地明白了一點。

  為何大秦能一統天下。

  法,乃底線。

  這短短的四個字,卻是春秋、戰國時代其他成百上千諸侯加起來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大秦做到了。

  所以,不是大秦的運氣好,什麼六代明君。

  而是隻有守法的大秦,才能一統天下!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事實上,豐臣秀吉在出發前曾經發布命令,嚴令禁止倭軍屠城、汙辱和騷擾百姓。】

  【然而,倭人這個民族的性格就是學習強者。】

  【但倭人學習強者卻只學習到了皮毛,他們只會山寨的照搬大唐服飾,照樣修建大唐的宮殿和城池。】

  【他們短淺的目光讓他們根本無法學習到華夏真正的精神內核。】

  【不得不承認,豐臣秀吉的確是倭國曆史上傑出的人才。】

  【但他竭盡全力,也僅僅是做到了類似戰國時代霸主的地位,並沒有辦法真正地控制手下的大名、諸侯。】

  【這些大名諸侯在朝鮮肆意燒殺擄掠,違反豐臣秀吉的命令,但豐臣秀吉也無可奈何。】

  【這樣的燒殺擄掠激起了朝鮮王國全體軍民的憤慨,一時間朝鮮半島上義軍遍佈,到處都是起義軍的烽火。】

  【這些起義軍限於武器裝備、戰鬥水平、兵員數量等各種原因,並不能對倭軍造成致命的打擊。】

  【但他們卻成功的遲滯了倭軍佔領朝鮮全境的速度,讓倭軍被迫在佔領地派駐更多的兵力以維持佔領。】

  【這些朝鮮軍民用數以十萬計的性命,為自己的祖國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鏡頭一轉,已經是大明皇宮之中。

  朱翊鈞注視著面前的李如松。

  “你做得很好,總算是幫朕平定了哱拜這個亂匪!”

  “但接下來的獻俘儀式你就不用參加了。”

  “你明日就立刻前往遼東,負責遼東戰場的作戰!”

  李如松恭敬領命,隨後回到了自家在京城的宅子。

  鏡頭跟隨著李如松的腳步移動,只見這座宅子之中雕樑畫棟,各種名貴器具。

  巨石假山,小橋流水,無一不包。

  大漢世界中,劉邦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好傢伙,這個李如松家裡這麼有錢?他孃的,這好東西看起來比朕大漢皇宮裡還多!”

  蕭何有些無奈,咳嗽一聲。

  “陛下乃是聖人,自然不和天下臣民爭利。”

  劉邦哼了一聲,不說話。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同樣也瞪大了眼睛。

  “這李如松家裡是幹什麼的,怎麼感覺有點和珅家宅的意思了?”

  作為大宋王朝的開創者,趙匡胤當然不是沒有見過錢。

  但即便是對趙匡胤來說,鏡頭裡露出來的這些宅子中的名貴器具,也多的有些過分了!

  大宋的宰相們,一個兩個也都看直了眼睛。

  上等的陶瓷,各種人參,名貴毛皮,甚至還有好幾匹汗血寶馬。

  大宋宰相,論俸祿可是歷朝歷代宰相之首。

  但這些宰相們也遠遠到不了李家大宅的這種地步。

  趙普咳嗽一聲,道:

  “之前的張居正也算是頗為豪富,但比起這李家,好像也差了一些。”

  眾人連連點頭同意,心中都覺得頗為荒謬。

  張居正可是大明首輔啊!

  刻意貪腐自汙的情況下,宅子竟然還比不上這李如松家。

  李如松,究竟是幹嘛的?

  一時間,這位在金幕視頻中剛剛打贏了哱拜的大明名將,在金幕面前許多觀眾心中形象又悄然發生了轉變。

  宅子的後院,一名老者坐在池塘邊上,正在釣魚。

  李如松走到老者身旁,畢恭畢敬行禮。

  “爹,孩兒回來了。”

  老者轉過頭來,露出一張蒼老而堅韌的臉龐。

  【李成梁。】

  李成梁平靜地注視著李如松,淡淡道:

  “你在寧夏打的仗,老夫都聽說了,還算馬馬虎虎。”

  李如松維持著畢恭畢敬的姿態,道:

  “謝父親誇獎。”

  “剛剛陛下召見孩兒,讓孩兒立刻出發前往遼東,負責朝鮮戰事。”

  李成梁老臉明顯抖動了一下,表情中似乎帶著幾分憤怒和不甘,但很快釋然。

  “呵呵,小皇帝終究是不放心老夫,要讓老夫老死在這充滿銅臭的宅子之中了嗎?”

  李如松恭敬道:

  “孩兒請父親指點。”

  李成梁搖了搖頭,表情有些黯然。

  “有什麼好指點的?李平胡、李寧、李興、秦得倚、孫守廉……老夫的舊部這麼多,你隨便用兩三個,也足夠打贏倭寇了。”

  “你唯一要在意的就是不要和老夫一樣,鎮守遼東邊疆數十年,擊退無數次韃靼和女真入侵,卻僅僅因為幾個言官,不得不讓自己的大好身軀在這座破宅子裡腐爛!”

  說話時,李成梁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地露出了幾分怨氣。

  李如松安靜地聽著,沒有開口說話。

  李成梁深吸一口氣,很快恢復了平靜,開口道:

  “今天正好府裡有客,你和老夫一起見一見吧。”

  說著,李成梁朝著不遠處的老管家招了招手。

  片刻後,一道人影出現,畢恭畢敬地朝著兩人行禮。

  “李大人,小李大人。”

  李如松眉頭一揚,露出驚訝表情。

  “努爾哈赤?”

  來人正是建州女真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李成梁看了一眼努爾哈赤。

  “你父、祖因老夫而死。聽說你打著什麼七大恨的旗號起兵,是想要來找老夫報仇?”

  努爾哈赤表情不變,恭敬道:

  “李大人誤會了,七大恨只為剷除那些害死我父祖的女真叛賊。”

  “我父、祖乃是大明臣子,為大明盡忠,也得到了朝廷的嘉獎褒揚,努哈爾赤豈敢有怨言?”

  李成梁哈哈一笑。

  “原來不是不願向大明覆仇,而是不敢啊。”

  努爾哈赤沒有說話,只是頭又低下幾分。

  李成梁看著努爾哈赤這般模樣,似乎失去了繼續交談的興趣,懶洋洋地開口。

  “這一次你帶來了多少禮物?”

  努爾哈赤恭敬道:

  “一百棵百年以上的老人參,各種名貴毛皮五十,還有兩隻海東青,遼東駿馬十匹,黃金百兩,白銀萬兩。”

  李成梁嗯了一聲,表情淡然。

  “有心了。你是打算接下來要一統建州女真?”

  努爾哈赤點頭道:

  “回李大人的話,他們那幾個部落自恃有朝廷撐腰,多次欺辱我愛新覺羅部。”

  “我也是迫不得已,奮起反擊。”

  李成梁哈哈大笑。

  “努爾哈赤,你和朝廷說這些鬼話就算了,在老夫面前還說這些,是把老夫當傻子了?”

  努爾哈赤恭聲道:

  “這是小人的心裡話。”

  李成梁搖了搖頭,道:

  “去吧。你們女真人內訌,老夫一個閒散之人也管不了。”

  “但你切記,遼東是大明的遼東!你取勝之後,適可而止。”

  “不然……”

  努爾哈赤等了一會,見李成梁沒有說下去,這才道:

  “小人明白。”

  李成梁嗯了一聲,揮手道:

  “下去吧。”

  看著努爾哈赤離開的身影,李如松皺起眉頭。

  “父親,這個努爾哈赤近年來在遼東崛起很快,應該早日除掉他的。”

  “否則,他日恐怕會成為大明之患!”

  李成梁哼了一聲。

  “你以為老夫不明白?”

  “這一次努爾哈赤前來,送給趙志皋那群傢伙的禮物,至少是送來咱們這邊的五倍!”

  “別說老夫現在已經只是一介散人,就算老夫還是鎮守遼東的大明大將軍,又能拿他怎麼樣?”

  李成梁的話語中,又出現了那熟悉的憤怒和無奈。

  【作為和戚繼光同一時代並且齊名的大將,李成梁是幸運的,他並沒有像戚繼光一樣被折磨到落魄死去。】

  【他在遼東時手握軍政大權,遼東商業、軍事各項利潤都有其經手,輕而易舉地積攢了億萬家財。】

  【李成梁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又大筆向朝廷中樞關鍵人物輸送利益,牢牢把持了遼東軍政大權三十年。】

  【但李成梁又是不幸的,萬曆十九年,隨著申時行、許國、王錫爵等朝中靠山先後離開內閣,李成梁也隨之被御史彈劾,被罷免所有官職,回到京師家中養老。】

  【正是因為晚了這一年,李成梁既沒有趕上哱拜之亂,也沒有獲得參與朝鮮之役的資格。】

  【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兒子李如松前往朝鮮戰場建功立業。】

  【對於一位名將而言,這無疑是一種遺憾。】

  御書房中,司禮監大太監張鯨小心翼翼地開口。

  “陛下,近來有許多奏摺提起李成梁,說正是因為李成梁的離任才會導致倭寇有膽量侵犯朝鮮和大明東北。”

  “只要讓李成梁官復原職,倭寇自然退去,東北也可重新恢復安定。”

  朱翊鈞聞言,不由發出一聲冷笑。

  “李成梁?就他那個老東西,能有這麼大的作用?”

  “吹得好像大明沒有李成梁就亡國一樣。”

  “哼,朕是不可能再讓李成梁獲得任何功勞的,不然誰知道他將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司馬懿?”

  “就算李成梁當真如這些蠢貨所說一般那麼厲害,他也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京城,待在錦衣衛和東廠的監視之下!”

  訓斥了張鯨一通後,朱翊鈞冷淡道:

  “好了,傳旨遼東,等李如松到任之後,即刻進軍朝鮮!”

  【萬曆二十年十月,明軍主力調集完畢,由李如松指揮,正式進入朝鮮境內。】

  【其中包括遼東鐵騎一萬;宣府、大同各選精騎八千;薊鎮、保定各選精銳步兵五千;江浙步兵三千;四川副總兵劉鋌率川軍五千,作為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

  【兩個月的時間裡,大明約有五萬左右的士兵和兩萬六千七百匹戰馬陸續進入朝鮮戰場。】

  金幕中,很快呈現出一幕幕的戰鬥畫面。

  砰砰砰!

  嗖嗖嗖!

  密集的火銃聲和箭矢劃破空氣的聲音,遍佈每一個人的耳膜。

  “殺倭寇!”

  大明士兵們呼喊著,揮舞著手中的刀劍,和倭軍激烈地交戰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