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352章 第一次清緬戰爭失利,歷朝皇帝瘋狂吐槽大清火器落後(第2頁)

 【漢武帝劉徹:確實更強,射程也更遠,朕現在大漢用的火槍都不如緬甸人的好。】

 【光武帝劉秀:我等的時代距離緬甸所在的時代怕是要有上千年了,火槍不如也正常,但大清怎麼也不如緬甸?】

 金幕的畫面之中明顯可以看出來,緬甸士兵手中的火槍發射時候煙霧更小,射程更遠。

 【漢高祖劉邦:@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搞什麼東西啊,怎麼是個國家的火槍就比你大清的強?】

 【明太祖朱元璋:朕怎麼覺得,這緬甸人手裡的火槍好像比準噶爾人手裡的火槍更加先進呢?】

 看著這一條條的彈幕,大清世界紫禁城之中,康熙皇帝的表情迅速變得陰沉下來。

 “東印度公司……呵呵呵,好一個東印度公司!”

 在場的群臣聞言,表情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太子胤禛沉吟半晌,開口道:

 “父皇,臣似乎在利瑪竇的口中聽說過這個名字?”

 康熙表情冷淡,點頭道:

 “沒錯,那是英國派駐在天竺的貿易公司,他們說服和招攬了許多天竺土邦,以此來擴大貿易。”

 “朕還聽說,東印度公司在天竺各地大舉種植鴉片,運往世界各地販賣,簡直是喪盡天良!”

 太子胤禛吃了一驚,下意識地開口:

 “鴉片?”

 “父皇,兒臣似乎沒有從廣州那邊得到有進口鴉片的情報。”

 康熙呵呵冷笑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鴉片這般東西,便是當年方士們所謂的‘快活散’,西洋人對此極為著迷,自己吸食都吸食不過來,又怎麼可能會大規模運到大清來販賣?”

 雍正沉默片刻,道:

 “那緬甸人手中的這個火槍……”

 康熙也沉默了好一會,才悶聲開口道:

 “據朕所知,英國和法國乃是如今新興的西洋強國,比之當年佔據臺灣的荷蘭人更勝一籌。”

 “哼,西洋人就喜歡研究這些奇技淫巧,登不得大雅之堂!”

 就在康熙皇帝說話的時候,又一條彈幕飄過。

 【漢高祖劉邦:@愛新覺羅·玄燁,這是過世了?滿清的新皇帝是誰,出來回話!】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什麼話,你這是什麼話?劉邦,你好歹也是開國皇帝,怎麼說話如此粗鄙?西南夷奇技淫巧罷了,有什麼值得操心的?】

 【漢高祖劉邦:你個瓜慫懂什麼?朕是開國老祖宗,朕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朕的子孫們敢說朕一個不字?哪像你,純純一個孫子嘛!】

 【明太祖朱元璋:還奇技淫巧呢?準噶爾人用火槍在烏蘭布通把你哥哥福全吊起來打的情形你自己心裡沒數?】

 【宋太祖趙匡胤:看出來了,這滿清的皇帝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明明都已經落後了,還要強裝什麼強國大國。】

 【唐太宗李世民:華夏文明的內核是兼收幷蓄,但大清的風格給人感覺是自大,這樣不太好。】

 康熙砰一聲,拍了桌子。

 “這些個混賬東西,一天不說朕和大清的壞話就會死嗎?”

 大罵了一通之後,康熙強忍怒火,看了一眼太子胤禛。

 “老四,你派人去雲貴那邊,想辦法瞭解一下緬甸和東印度公司。”

 “嗯,廣州方面也可以打聽打聽,若是能從東印度公司手中買來一些火槍和子彈,那就更好。”

 太子胤禛不敢怠慢,立刻答應下來。

 “兒臣馬上傳父皇旨意給雲貴、兩廣總督,讓他們立刻促成此事!”

 康熙定了定神,這才繼續將目光投向了金幕。

 【在幾番初步的交戰之後,緬甸貢榜王朝勝利不斷,越發認定大清不是對手。而新任雲貴總督劉藻為了掩飾敗績,在給朝廷的上奏中表示“大捷”不斷。】

 【乾隆三十年,已經從之前的勝利中累積了足夠自信的緬甸發兵再次以數千人的軍隊規模入侵車裡,佔領了車裡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欖壩,其兵鋒甚至深入內地思茅,發文中國,宣佈車裡(西雙版納)為緬甸領土。】

 【當地的土練一觸即潰,劉藻急忙命三千綠營兵圍剿,緬甸軍見清軍勢大也不主動迎擊,反而撤出橄欖壩等城鎮,在山林之中進行遊擊作戰。】

 【當年十二月,參將何瓊詔奉雲貴總督劉藻之命率六百綠營兵渡江征討緬軍,不想卻中了緬軍的包圍,參將何瓊詔、千總薛士後、外委陶國興全部陣亡,遊擊明浩受傷,六百餘兵丁只有一百餘人生還回營。】

 畫面中,正好播放出了這一次的戰事。

 只見密林之中,除了不斷射出的子彈外,還有許多毒鏢、吹箭射出。

 緬甸人身材極為矮小,猶如猿猴一般在樹上跳來跳去,一些大膽的甚至跳到清軍頭頂進行伏擊,給清軍帶來了極大了麻煩。

 清軍一路潰散,丟下了大量屍體。

 鏡頭慢慢集中在參將何瓊詔的身上,這位大清參將左目圓睜,右眼之中插著一支吹箭,胸口處還有好幾處子彈孔,渾身是血,死狀極為悽慘。

 【第一次清緬之間的正式戰事,以清軍慘敗而告終。】

 看到這裡,秦始皇不由皺起眉頭。

 “慘敗,竟然是慘敗?”

 扶蘇也傻眼了。

 “慘敗?堂堂中原王朝,怎麼會打成這個樣子呢?”

 金幕中的彈幕大量出現。

 【漢高祖劉邦:搞什麼東西啊,打個幾千的西南夷,也能慘敗?】

 【漢武帝劉徹:真是要笑死朕了,這些西南夷身材矮小猶如猴子一般,竟然也打不過?】

 【宋太祖趙匡胤:朕的大臣說,這些緬甸人就是大理國的奴僕,你們所謂的大清連大理國的奴僕都打不過?】

 密集的嘲諷聲中,大清世界乾清宮大殿裡,一片死寂。

 康熙皇帝臉色極為鐵青,惡狠狠地開口道: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太子胤禛額頭流出汗珠,因為康熙皇帝正在盯著他。

 弘曆現在還是一個小屁孩子,康熙自然只能找弘曆的父親胤禛!

 胤禛乾咳一聲,解釋道:

 “父皇,兒臣覺得可能還是因為弘曆這小子對緬甸的重視程度不夠。”

 “若是能調集兩廣兵參與作戰的話,緬甸人斷然不會如此猖狂的。”

 康熙冷笑一聲,道:

 “作戰的地點就是山區,和雲貴的地形氣候相差無幾。”

 “緬軍反而是從平原之中北上山區作戰的,是客場作戰!”

 “這種失敗,朕可想不出你這樣的藉口和理由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聽著康熙皇帝毫不留情地訓斥,一旁的八皇子胤禩頓時來了勁,開口道:

 “父皇,兒臣以為,弘曆之所以失敗,還是因為他太自大了!”

 “作為一國帝王,若是都像弘曆這麼自大,那就是取禍之道。”

 如今胤禛已經是太子了,法理上來說屬於“君”,而胤禩這個普通皇子只能是“臣”。

 故而,胤禩並沒有直接地去說胤禛的不是,而是通過抨擊乾隆皇帝,來側面讓康熙對胤禛的印象變差。

 這種招數,胤禩用來對付前太子胤礽的時候,可以說是屢試不爽。

 果然,胤禩欣喜地看到,康熙皇帝的臉色肉眼可見地變得難看了起來。

 太子胤禛大為不滿地瞪了一眼胤禩,深吸一口氣,對著康熙皇帝道:

 “還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好好教導弘曆,絕對不會再讓他犯下如金幕之中這種驕傲自滿的錯誤了。”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若有所思,突然開口道:

 “高熾啊,鄭和的艦隊好像是準備要出發了?”

 朱高熾忙道:

 “回皇爺爺的話,南洋艦隊正在準備進行第二次出海探索。”

 在倭國被大明滅亡之後,鄭和就被負責探索海洋事務的太子朱棣委任為大明南海艦隊指揮官,並進行了第一次下南洋的嘗試。

 在這一次下南洋的探索中,鄭和先後在呂宋、占城等地停留,在開闢新殖民地的同時,也給之前大明開闢的殖民地帶去了足夠的人力物力資源。

 此外,鄭和還通過這一次的探索得知在中南半島的最南端有一處海峽可以通行大明寶船,並通向“西洋”(印度洋)。

 故而,鄭和對朝廷上了奏章,希望能在第二次的探索中,對“西洋”進行更大幅度的探索。

 朱元璋想了想,對著朱高熾道:

 “去告訴鄭和,這一次他的探索目標主要是緬甸以及天竺,若是能碰到來自西方的紅毛夷,那就儘量接觸一下,看看能不能從那些紅毛夷的手中買到新式的火槍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