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209章 何進被斬,秦始皇直接定性為愚蠢!


                 三國世界之中,孫權看著這一幕,口中嘖嘖作聲。

  “早就聽說誅殺十常侍那一役之中,袁氏在背後出了大力。”

  “如今果然被證實了。”

  當年十常侍之亂時,孫權還只不過是一個小孩子。

  陸遜在一旁點頭道:

  “十常侍狼子野心,但袁氏也並非就是什麼好人,無非就是想要成為下一個執掌朝政的外戚大族罷了。”

  諸多東吳大臣也紛紛開口嘲諷,對袁氏毫不客氣。

  士族之間,也有高下之分。

  袁氏四世三公,自然是最頂級的士族。

  而陸氏、張氏這些東吳朝堂上的士族,世代偏居江左,從來都被袁氏等頂級士族看做是鄉巴佬。

  有吐槽的機會,他們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孫權點了點頭,心中卻有些憂慮,暗自想道:

  “以大漢據有天下之力,尚且被士族危及到這種地步。”

  “孤的大吳只有江左之地,又並非真正的皇族。”

  “孤若身死,子孫後代們一個不好,就當真要被奪去江山了!”

  一想到這裡,孫權心中不安越發強烈,目光下意識地投向朝堂角落。

  那裡站著三個人,從衣衫上來看品級都不算高。

  但,他們卻是孫權新近設立的侍中寺成員。

  三名侍中,分別是東吳第一屆科舉的狀元、榜眼以及探花!

  這三人,全部來自東吳小地主家庭,和士族並無多大關係。

  孫權心中稍定。

  他們,還有同屆錄取的五十名進士。

  將會是東吳孫氏王族的真正希望!

  大漢之鑑,大吳之師。

  孤的大吳,一定不會重蹈覆轍,被該死的司馬氏任用士族所擊敗!

  蜀王宮之中,劉備也在感慨著。

  “當年這場事變爆發的時候,孤和二弟三弟,還在落草為寇呢。”

  關羽和張飛兩人,臉色都是一動。

  張飛曬然一笑,道:

  “大哥,別提了。那時候俺說去搶點錢財,帶幾個女人回來壓寨,你是死活不同意啊。”

  劉備瞪了一眼張飛,怒道:

  “孤再怎麼說也是中山靖王之後,大漢王族,怎麼能做出這種不要臉的事情?”

  “咱們劫掠那些宦官為非作歹的族人,又不是不能維持生活,又何必去傷及平民百姓?”

  關羽撫須而笑,露出回憶表情,道:

  “雲長還記得,咱們每次出手,王兄總是隻殺有罪之人,從來不殃及老弱婦孺。”

  “王兄此舉,雲長敬服、歎服!”

  劉備,並非完人。

  但在對待百姓上,這位三國之中唯一一個出身平民的統治者,確實是最仁慈的。

  關羽當年也曾跟隨過曹操一段時間,見過曹操對被征服城池進行抽殺的慘烈屠城景象。

  曹操,一代梟雄,卻不能得關羽之心。

  究其原因,並非是桃園結拜。

  如袁紹袁術這般親兄弟尚且會反目,更何況是結拜兄弟?

  難道關羽不知彼時擁有半個中原的曹操,比起朝不保夕四處流浪的劉備是更好的選擇?

  關羽又不是傻子!

  真正讓關羽死心塌地的,就是劉備的——仁義。

  劉備算計過很多人,說話也曾出爾反爾過很多次。

  但唯獨對百姓,劉備仁至義盡,言出必行。

  而關羽,也正是因此,願誓死相隨!

  劉備哈哈大笑,欣慰道:

  “不管怎麼樣,咱們三兄弟,終究還是一路相互扶持走到了現在,當浮一大白!”

  “走走,讓人安排酒宴。咱們邊喝酒,邊看著袁本初和曹孟德,陪董仲穎耍猴戲!”

  蜀漢群臣聞言,齊聲大笑。

  關羽大手一揮。

  “還等什麼?酒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

  畫面之中,出現的是太后所在的長樂宮。

  後殿內,何太后臉色頗為難看,看著跪在面前的十常侍,長久不語。

  趙忠顫抖著聲音,開口道:

  “太后,大將軍這是要置我們於死地啊!”

  “還請太后看在老奴等忠心為皇家幾十年的份上,幫老奴等一次吧。”

  何太后表情變幻不定,良久之後才嘆息道:

  “兄長這一次召了八路兵馬進京,老婦只不過是一個深宮之中的婦人,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趙大張二,老婦也知道你們的忠心,但胳膊終究拗不過大腿,這一次你們就讓大哥一次吧。”

  “老婦會告訴大哥,只要你們願意讓步,他肯定會饒你們一命的。”

  聽著何太后的話,十常侍啞然片刻,只能默默退下。

  【在何進大兵逼迫的情況下,何太后不得不做出讓步,罷免了所有黃門的官職,讓他們前往大將軍府請罪。】

  大將軍府之中,何進注視著面前的諸多黃門,志得意滿。

  “諸位,爾等都是被十常侍所脅迫,我自然是知曉的。”

  “為今之計,大漢已經不需要宦官干政了,爾等何不各自迴歸家鄉,尚能得富貴之身,頤養天年。”

  聽著何進的話,小黃門們面面相覷。

  片刻之後,才有一個小黃門鼓起勇氣開口道:

  “趙常侍想要請問一下大家,若是他們願意交出權力,大將軍可否饒他們一命?”

  何進愣了一下,隨後打了一個哈哈。

  “這是自然,你回去告訴趙忠,只要他們願意來我府上請罪,我自然會放他們一條生路!”

  就在此時,袁紹急匆匆地從外面走了進來,掃了一眼面前的諸多黃門,隨後來到何進身邊,附耳道:

  “大將軍,這些閹宦過去依仗著太后和先帝的寵信,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壞事。”

  “如今他們自投羅網,正是我等將其一網打盡的時候。”

  “還請大將軍直接將這些閹宦就地格殺,棄屍於市,則天下有識之士必然振奮,十常侍亦不足為患矣!”

  何進又是一愣,遲疑道:

  “這不好吧?若是這些閹宦頑抗到底也就罷了,如今他們都已經臣服,我殺了他們,豈不是逼迫著十常侍跟我不死不休?”

  袁紹急了,忙道:

  “如今各路兵馬都已經齊備,只等大將軍一聲令下就能殺入宮中誅殺十常侍,這種時候哪裡還需要什麼客氣?”

  “先剪除這些十常侍的黨羽,再入宮誅殺十常侍,大事可成!”

  袁紹再三勸說,何進依舊還是遲疑不語。

  便在此時,張遼快步而來,對著何進稟報。

  “大將軍,剛剛得到的消息,董卓領兵已經抵達城外,準備入城了!”

  “什麼?”何進臉色大變,“本初,之前不是說好了先在城裡發動,若是事有不諧,再讓董卓丁原進軍嗎?”

  袁紹也是吃了一驚,臉上浮現怒容。

  “這個董卓,竟然肆意妄為,不聽大將軍之令?”

  “還請大將軍稍候片刻,本初這就去喝退董卓!”

  袁紹火急火燎的離開。

  看到這裡,西漢世界之中,劉邦不由皺起了眉頭。

  “這個何進,實在不是個幹大事的料啊。”

  “竟然連手下都控制不住?”

  “哼,當年朕可是把韓信安排得妥妥當當。”

  在場大漢群臣聞言,心中都是一動。

  韓信在背水一戰滅掉了項羽分封的趙國之後,由於眾多俘虜的加入,實力瞬間暴漲。

  偏偏就在此時,劉邦的主力在正面戰場被項羽打得灰頭土臉。

  此消彼長之下,許多韓信的屬下都明裡暗裡勸說韓信自成一極。

  至於韓信本人,雖從未公開提及此事,但心中也未嘗就沒有一點小心思了。

  劉邦得知之後,縱馬直入韓信大營之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韓信的兵權拿下。

  把韓信很是一番調教過後,劉邦心滿意足地帶著一批生力軍離開。

  而韓信也只能按下心頭無數想法,苦哈哈地繼續去攻打齊國。

  蕭何感慨道:

  “若是何進能有陛下這般御人之道,那事情也不會變成這種地步。”

  曹參點了點頭,緩緩道:

  “無論竇武還是何進,但凡能有陛下一成的本領,這十常侍也早就應該被剷除了。”

  對蕭何、曹參這種從血與火之中殺出來的大漢頂級開國大佬而言,十常侍和竇武、何進之間的爭執,就如過家家一般可笑。

  陳平也是連連搖頭,道:

  “還是天下承平日久了,這視頻中的大漢君臣,壓根就不明白,權力之爭究竟有多麼殘酷!”

  陳平,作為劉邦的情報頭子,一路參與了楚漢爭霸,又跟隨劉邦滅了異姓諸侯。

  那些權力鬥爭背後的腌臢之事,陳平可謂爐火純青。

  看著竇武、何進等人的操作,陳平那是忍了又忍,差點都要腦溢血了。

  大漢的後代,怎麼蠢到這種地步,連幾個宦官都玩不過了?

  劉邦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孃的,朕是真沒搞懂,幾個死太監,真的有這麼可怕?”

  蕭何沉吟片刻,道:

  “應該還是因為太監借了皇帝的勢,有皇帝、太后撐腰,太監們發展黨羽太快太多。”

  曹參沉聲道:

  “而且太監做事毫無底線,這就更容易拉攏一批渣滓給他們效力。”

  “朝堂一片混沌之下,恐怕竇武、何進等人許多時候也是有力使不出來吧。”

  劉邦哼了一聲,道:

  “所以你們這些傢伙繞了半天,還是想要取消太監?”

  蕭何點頭道:

  “陛下果然火眼金睛!”

  劉邦:“……”

  啞然片刻之後,劉邦無奈看著蕭何。

  “老蕭,你這不對吧?你難道不是應該搬出什麼黃老之學,和朕陳述一下取消太監的好處嗎?”

  蕭何聞言,不由笑道:

  “臣之心思,陛下自是洞若觀火,臣又何必在陛下面前班門弄斧呢?”

  “盤點視頻看到現在,陛下想必也能察覺到太監之危害,臣故敢斗膽直言。”

  頓了頓,蕭何又道:

  “臣說一句不敬的話,廢不廢太監,說白了也只不過影響皇家,和臣等關係並不大。”

  “臣和曹參等人,無非是為了劉氏皇族和大漢的天下罷了,並無私心,才能這般直言不諱啊。”

  劉邦聞言,不由大為感動。

  “老蕭啊,也只有你這樣和朕一起從沛縣走出來的老兄弟,才能說出這種話了。”

  定了定神,劉邦緩緩開口。

  “罷了,朕這輩子其實也沒被太監伺候過幾年,就算沒了太監,又不是不能活了!”

  “就依你們,今後,大漢不得再有任何太監。”

  蕭何曹參聞言,齊聲道:

  “陛下英明!”

  陳平在一旁看著,心中也是震驚不已。

  “我老陳,拍了陛下的馬屁一輩子。”

  “今日方知,蕭何為何能成為百官之首。”

  “這般馬屁,潤物細無聲,不但能勸說陛下,還能讓陛下領情。”

  “蕭何,果然不愧是蕭何!”

  金幕之中,視頻還在繼續播放著。

  等袁紹離開之後,何進長出一口氣,對著面前的諸多小黃門道: